【每日故事】孩子眼中的永远与死亡

最近热播皮斯克动画工作室的《寻梦环游记》。没被儿子选中,也没吓着幼小的女儿。儿子说,全动画,故事剧,想象力不够,不刺激,适合小娃娃,故放弃。女儿看了预告片,不惧不喜,听说是讲小男孩旅行的故事,便欣然前往(特别是和妈妈在一起,而且还能买好吃的)。

100分钟,她多次感叹好漂亮呀,好好听呀(皮斯克功力深厚)。她没有那么深刻的感动,也没有那么厚重的恐惧。

对于骷髅形象,她只觉丑,却被我前夜真人与面具的游戏淡化,死后的人生活在面具世界,活着的人具有人类的面孔。

对于几近散架的骨骼,她只觉瘦弱,穿上裙子与皮靴,再配上一些人物关系,浑添几分滑稽。

对于收放自如的骨头,大抵象些长脚或有磁力的拼装玩具,不可怕也无美丑,只有零件组装的正反与先后。

男孩米格尔初到亡灵世界,她惊叹,(城市)好美。

埃克托弹起“放下”的音乐,送走被世间遗忘的亡灵,她说,好听。

结局是欢快的,她手舞足蹈。

【死亡是被恐惧定义的恐惧,是被无惧定义的转身】

必须要承认除了配音,灯光,剪影,音乐等超豪华阵容的视听体验,画面的艺术处理与超凡想象令人惊叹。

从头至尾,女儿都没有转头或表现出害怕。死亡是另一种世界的旅行。永远见不到,不是死亡,是长大,是独立,是不需要。所以她才会说,等我上大学了(在她心中那可能是很远的地方),就永远见不到你了(即你不需要天天接送我了)。

孩子的很多语言有着自己对含义的定义。比如善良,就是我愿意帮助你。比如喜欢,就是我们愿意一起游戏。比如还是冷,就是我想让你抱抱。

成人能用平和的心态解读孩子,孩子就能在自由的空间倾力想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