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

郑重声明,此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路过一个关门大吉的店,看到墙上贴的这张纸,看着是妹妹控诉哥哥,没有赡养老人还把老人的养老金都拿走了,自己实在找不到人了,只能通过这张纸来诉苦,说说自己的怨。

不知道这张纸有没有起到它的作用,不只是说控诉作用,主要是有没有让告状人心宽一些,店铺都关门大吉了,应该家里有难处,具体人家家务事就揣测不出来了。

都说养儿防老,可是老了老了一身病重,身边儿女像踢皮球一样踢来踢去,养老金却你争我抢的炙手可热。得是什么样的心理,来承受这些呢?

老家邻居一个老太太前段时间去世了,儿媳妇收拾遗物的时候发现了捐赠书,把资产全部捐出,现金有十多万元,在农村十多万不是小数目了。因为这件事,儿媳妇坐在门口骂了已故的婆婆好几天,说活着的时候指望不上,临终了了还不给儿女出路。

邻居们听听笑笑,茶余饭后当笑谈,小村庄一个祖祖辈辈都在这生活,邻居间哪有什么秘密,谁是什么样的人闭眼睛都摸得清楚。所以对老太太儿媳妇的行为里,更多是冷笑吧。老太太宁可把遗产捐出去也不留给孩子,有这果必有其因。

老太太膝下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嫁的远感觉联系的不多,老太太重男轻女,这个唯一的女儿对她有怨气。三个儿子,老大身体不好先她一步去世,老二老三家里都是儿媳妇做主,老大是光棍,原来老太太一直和老大过。

老大去世以后就老太太谁照顾的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女儿自不必说了,坚决不承担赡养责任。老二老三可以轮番伺候老人,但是要求其他子女一个月给1500元赡养费。也不知道后续流程出现了什么问题,反正后来老太太一个人回到老屋住,也没有了赡养费一说。她的几亩地也归了二儿子来种,因为二儿子说老太太干不动了,可是收成也没给老太太分过。

在农村没有劳保也没有了地,老太太自给自足,小小的身体驼着背,每天早早上山挖野生药材,她体力不足也就一小框。回家晒起来,等晒干收起来拿出去卖,再就是出去捡破烂,瓶瓶罐罐的她堆在仓房里。

她走路慢慢悠悠却每天不缺席,积少成多,院子里的药材和仓房里的破烂都小有规模。再加上政府给老人的补贴,老人省吃俭用也够生活。邻居们看老太太不容易,做了什么好吃的也经常给她送一些,老太太常说远亲不如近邻,近亲也不如近邻。

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不起眼没有工作和养老金的老人手里能存十多万元,自己的骨血都不知道这“小金库”。又想想老太太一个人得出多少力,吃多少苦才能积攒的下。又有多绝望才不愿意把“小金库”留给自己的孩子?

回到农村,现在中老人占比很大,家家都有自己故事,好好坏坏各不相同。像这种对赡养老人产生家庭纷争的也不再少数。百事孝为先,生育养育恩,做儿女的永远还不完,自己的孝回馈父母,不也是在为下一代种下孝的种子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几天因本人有难以抉择的家庭问题,在网上咨询了一下广大网友。很多网友给了我有益的建议和忠告,在此谢谢大家。现将内容...
    仏初阅读 3,838评论 3 0
  • “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一首《时间都去哪了》不知道唱哭了多少人,...
    落叶已知秋阅读 10,241评论 90 164
  • 前几天,我媳妇姑姑的老公公办80大寿,因为她从事冷链行业,怕让人心里忌讳,只好红包转账!农村流行这个 习俗,什么6...
    心中有山光阅读 890评论 0 3
  • 建军:“把20万赶紧交出来,老不死的,你把钱给外人也不给我。还有你,骗我妈的钱,你就等着坐牢吧。”我:“这是阿姨送...
    湖畔阅读阅读 1,781评论 2 3
  •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村里一百多户,大多数都姓张,很久以前是一大家,慢慢的树大分叉,分成了好几个门头,后来又有不同的姓...
    云海白阅读 1,10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