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岁的鲁迅

1898年的绍兴,青石巷里荷花香飘十里,十几岁的鲁迅在三味书屋读着线装书。

晚清的绍兴茶楼人声鼎沸,茶馆里的说书人熟悉明刻本曲艺杂谈、清末游仙志怪小说,说着古代会稽的惊险故事,端着木质黑碗、喝着琥珀色的老酒。

私塾先生捻着胡须写小楷,临摹碑刻,书案上招来蜂蝶。

诵完诗文,研墨书童们纷纷爬上树梢看闹市和石巷里的行人、茶客、穿着皂鞋的官差们。

清水色的屋脊,墨迹淋漓的原木、梁椽,屏风雕刻挡不住窗扇的玲珑秀气和石雕画栏古旧的情怀。远处青山脚下,说书先生数着铜钱,嚼着茴香豆,长长的衣衫上沾满草木的清香。

古代会稽私塾案头,老先生手把手教书童们念诵古书,点题撇捺、细细描红,古旧的文字蕴着墨香。童稚的脸上写满肃穆,恭敬记得先生的圈点,下学之后缠着老童生讲着些奇谈杂闻,神秘不能罢休。

十几岁的鲁迅读着那摞摞线装书,明清的小说仙侠,白青屋瓦的绍兴,錞于浓香的老酒,还有酱鸭旁边酸醇的酱菜,戴毡帽晒谷的农夫,长衫长辫的读书人,茶肆侃奇闻的食客·····都成了黄昏斑驳下的影子,都踏进了书页里。

薄薄的绿书签夹在线装书里,也许是用莲子的梗叶做的吧,书卷合着清香溢满前庭后院。乌黑的砖瓦在浮沉和渺茫的炊烟里勾勒出世事如棋,南国的底蕴就陈杂在这粉黛瓦、水黑石巷之间。

青色的山体,傍着书院、阁楼虽设菏泽起起落落,起伏的马头墙,粉白的风火墙,沁润着草木腐朽味道和丹青意境。

乌篷船悠悠的晃着,水声潺潺响过。

江南的水车与老水磨渣渣转着,时间挤成了竹筒上的点点滴滴。

大红宅门,黛青乌瓦,一棱一角是宣纸上骨节突出的方块字。

秋叶散落在庭院方塘,追逐打闹的幼童们正如新荷清秀天真,还不知白篷船里茶客、盐商的世故,还不知茶水寡淡之时的肆妄之语,有几分狡猾刁钻,有几分人情冷暖。

私塾里的红草戛,稻花从里蛙声阵阵,聒噪的叫天子伴着煮熟盐水豆的热腾腾气息,吸引着放鹅、牧牛、摘瓜的孩子们。

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蟋蟀弹琴,油麟低唱,孩子们嗅着“状元红”的香气,嚼着青豆,偷偷拓着绣像,学着先生的样子抹抹嘴,噗嗤一笑。

吃一粒茴香豆,写几个繁体字,试着去体会先生笔下绍兴黄酒的绵绸韵味,掰开豆荚脆生生的香气,说书先生的嬉笑怒骂,民间艺人的憨厚刻板。

十几岁的鲁迅正当少年,恰是少年意气,衣衫单薄,一叶轻舟,走遍了几百里水路。

请给我一坛绍兴十八年陈酿,敬同学少年,一醉方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一篇游记,讲一个从台湾跑来上海工作生活五年的台湾妹子,一个人跑到绍兴去体验一下两岸文化教育的不同与相同,像这种...
    庄13台妹PKGIRL阅读 3,309评论 51 57
  • 文/木瓜牵玫瑰 最近,一直在看浙江卫视的音乐节目《中国好声音》,感动于音乐所带给我们的魅力,是无比强大。被每一位歌...
    老木三观阅读 2,473评论 6 21
  • 一觉醒来,我们突然发现自己长大了。 仿佛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我们发现自己已然可以独立对抗整个世界。平均年龄介乎12至...
    韩惟庸韩大爷阅读 217评论 0 0
  • 这几天犯了懒癌,窗子明明看见很脏了,也没有擦擦的意思,绿萝花有了黄叶子,该清理一下,不想动。有时无端的伤感,时间都...
    汤河水阅读 407评论 8 12
  • 张爱玲的妈妈可能从来也没有想过,她信手音译过来的名字,在将来的文坛上会怎样的流芳,也没有想到,这个孤傲、淡漠、清冷...
    Menorita121阅读 37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