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间歇性努力,持续性颓废”的一剂良药——《内在动机》(一)

灵魂3问——

“你的人生是自己掌握,还是在依照外界的期望活着?”

“你是对自己充分的认同,还是会陷入自控与苛责的怪圈?”

“你是高度自律,还是为养成一个好习惯而烦恼?”

如果此时的你,仍有上述的疑惑,那请一起走进《内在动机》这本书,看看是否能成为治愈的良药。

01、疏离,你一定不陌生

怎样做到自主,而不是被外在的东西所强迫,这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首先,为什么自主和控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这其中,有一个词叫做“疏离”。

一个人状态不对、心不在焉,虽然很努力,但是很痛苦。这种感觉就叫作疏离。

疏离,是没有沉浸在当下生活的一种感受。而与疏离相对应的,一个人做事是自主的、是真实的,那么这种状况叫作沉浸。

“身在曹营心在汉”,就是典型的疏离。人在,魂并不在,这是能够真实感受的,这也正是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不同。

其实,我们可以更多的研究,如何创造条件让自己激励自己,而不是用外在的物质、名誉和社会地位去激励他人。

比如说,不想加班的员工,老板却站在身后去监督,员工迫于压力,不得已而继续,这就是常见的疏离。

02、外部控制到底有多可怕?

以家庭教育为例,如果只强调外部控制,风险会有哪些呢?

1、一旦开始不能轻易回头

父母若习惯于用奖励,来诱惑孩子练习乐器、学习,家庭会形成非常糟糕的氛围,今后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

2、导致人很容易走捷径

往往只为了机械的完成最终的目标,而获得奖励,但却没有从中真正获益。

3、带来更多的公平性问题

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讨论是否公平,但没有看看这件事情的本身。关注的焦点发生了错位转移。

这就是过度地依赖外部控制,会产生最显而易见的三个结果。

03、如何正确使用外部激励

1、让被激励者理解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比如,画画后为什么要将工作台收拾干净?

不是因为有人要惩罚,而是下一个人过来要继续用。这就是理解行为和结果的关系。

2、激发对方的胜任感

要让对方有自信,认为自己能完成某件事。胜任感是人类的底层需求之一。

胜任感,其实就是价值感。胜任+自主=幸福,这是一个公式。

如果生活中想要感受到幸福,必须先感受到,所发生的事情、所承担的角色,都是能够胜任的,同时也是自主的。

这两个元素叠加在一起,就等于幸福。

3、用支持自主的方式提出批评

生活中并不是不能有批评,但要用支持自主的方式。

以上都是理论的准备,了解为什么自主很重要——

因为能够带来沉浸的喜悦,而外部控制,则是疏离的感觉。

没有人愿意疏离地生活,也希望我们努力享受此时的沉浸。


明天继续《内在动机》(二),明天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关于自主 幸福来自于真正的自主。这本书的愿景:如何才能永远带着乐趣和好奇行去学习、工作和生活。 为什么自主和控...
    次第前行阅读 4,466评论 0 3
  • 读《内在动机》的第21天,这本书我看得很慢,因为每天都能在书中获得一个新知识。 本书作者是爱德华·L. 德西,社会...
    章鱼小丸子m阅读 5,540评论 2 2
  • 中午在樊登读书会里听了《内在动机:自主掌控人生的力量》。 该书作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L.德西,他与理查德·...
    涂玉霞阅读 4,355评论 0 7
  • 渐变的面目拼图要我怎么拼? 我是疲乏了还是投降了? 不是不允许自己坠落, 我没有滴水不进的保护膜。 就是害怕变得面...
    闷热当乘凉阅读 9,770评论 0 13
  • 感觉自己有点神经衰弱,总是觉得手机响了;屋外有人走过;每次妈妈不声不响的进房间突然跟我说话,我都会被吓得半死!一整...
    章鱼的拥抱阅读 6,551评论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