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絮:科举考试程序与称谓

谓古代的科举考试,几乎是底层人士成长的唯一上升通道。朝为田舍郎,暮为天子堂。可谓是对文人书生一朝科考成功的真实写照。

按照制度设计,童试分为三级:

县试(一年一考,知县主考)、府试(一年一考,知府主考,通过县试方可应试)和院试(三年两考,省学政主考,通过府试方可应试)。

通过县试、府试的称为童生,通过院试的称为秀才。

秀才选入县学读书称为邑庠生,选入府学读书称为郡庠生,秀才成绩优异者给予津贴称为廪膳生员(简称廪生),成绩良好者称为增广生员(简称增生,无津贴,可递补为廪生),其他秀才均为附学生员(简称附生,无津贴,免费读书)。

秀才选入国子监读书称为监生,监生有举监、贡监、荫监、例监多种途径,贡生是监生的一种,监生肄业,可同举人出身而做官。

县试、府试、乡试、会试、殿试,乃古代读书人的科举之路。

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状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发明和创造。

乡试,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人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寒窗书剑十年苦,指望蟾宫折桂枝。

从此,读书人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下一步就是怎么当官的问题了。

进翰林院

状元,进翰林院,官职从六品授修撰,比知县高一级。

榜眼、探花进翰林院,官职授正七品编修。

虽然品级不高,但状元、榜眼、探花有选任为某些职官及进入中央高层的资格,所以出路比较优越。

庶吉士

朝考中选拨出优秀的进士为庶吉士,入庶常馆学习,三年期满时考试,分配工作,叫散馆,若有恩科,不满三年也散馆。

授官

没有录取为庶吉士的进士授官,其品级主要是六、七品,所授的官以两种形式最多。

一是部院的主事,司级官里的最低官,正六品;二是授予知县,正七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科举自隋朝萌芽,经唐朝确立、宋朝发展,至明朝时得以完善,始终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科举制度从创立到清末废止,前后历经...
    香茗史馆阅读 1,293评论 0 3
  • 历朝历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
    李洪焱阅读 657评论 0 5
  • 背景,内容,到唐朝的发展,当时作用,后世的意义,评价622页) 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没有感情的猫头阅读 2,322评论 0 1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122评论 0 4
  • 公元:2019年11月28日19时42分农历:二零一九年 十一月 初三日 戌时干支:己亥乙亥己巳甲戌当月节气:立冬...
    石放阅读 6,93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