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7堂课》读书笔记01-大咖的学习方法和普通人有什么不同【200509】

图卡笔记挑战 DAY1

今天是前言部分


【知识描述】

关于学习方法的不同观点:碎片化学习VS沉浸式学习。

没有对错,只有是否适合。

考虑个人起点:大咖一般已拥有很好的知识框架和工作技能,碎片化学习便是锦上添花,正好用来丰富知识框架;如果是既缺乏知识框架,又缺乏工作技能的普通人,碎片化学习会使自己的知识体系愈发凌乱。

考虑所处位置:大咖可接触到高质信息源和差异化人群,进而在实践中获得高质的启发;普通人每天接触信息的同质化,使得自己与外界信息交换价值越来越小。

总结:结果的不同。大咖适应碎片化学习,普通人更适合系统化学习。

【知识联想】

想到了《终身成长》一书中说到的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不同。同样没有绝对的对错好坏,只是就哪种更适合长期发展而展开讨论;也没有绝对的一成不变,相信自己是可以改变的,这是基调,然后为之努力,固定型思维也可以转变为成长型思维,大咖也都是从普通人一路走来。

【经历联想】

我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曾经也试图利用学习来缓解焦虑,五花八门什么都学,只要是能促进自身成长的,结果总是差强人意。

我是一个终身成长践行者,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综合体,我相信可以改变自我,同时也总是在低水平上重复。

自己的转变开始于秋叶学习营、向日葵妈妈共学营&社群赋能,以及小小sha导图卡片实战营,2个多月没日没夜地挤时间学习。记得当时还被朋友们“暗示”:靠所谓的学习营或搭建的社群进行学习,或是听听书,终归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是回归书籍文字,沉浸式的学习方法,去深度理解才是正道。

【行动与启发】

也许朋友们说的没错,但每个人境况不同,会让“理想的方式”被现实打败。凡事没有绝对是我的信念,普通人的我也许更适合系统化学习方法,但时间真的不允许,因此依然坚持碎片化学习,并坚信可以改变现状。实践证明,现在渐渐明晰的方向、知识框架慢慢的构建、技能的习得过程、高质信息和差异化人群的接触,正是自己碎片化学习过程中收获的。

学习方法没有绝对的对错,自己的一个个选择,才决定了最终结果。当我们暂时没有办法去改变环境时,那就去改变自己,这比干等着而停滞不前来得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