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3

唾面自干

《新唐书·娄师德传》

【原文】

娄师德其弟守代州刺史,辞之官,教之耐事。

师德:“吾备位宰相,汝复为州牧,荣宠过盛,人所疾也,将何以全先人发肤?”

其弟跪曰:“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不为兄忧。”

师德忧:“此所以为吾忧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干,当笑而受之。”

【今译】

(娄师德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时的大臣,才能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招来很多人的嫉妒,但是他一向以忍辱容人著称。)

娄师德弟弟被授予代州刺史的官职,他恐怕兄弟二人都占据要职,会引起别人的嫉恨,因此在他弟弟外放做官临别前,告诫其弟在外做官与别人相处时,一定要谨慎宽忍,他对弟弟说:“我处在宰相的地位,现你又做州官,如此显赫,别人容易忌恨。你今后怎样做才能免祸呢?”

弟弟跪着回答说:“从今以后,纵然有人发怒,唾我的脸,把唾沫吐在我的脸上,我自己擦掉罢了,决不让哥哥为我担忧。”

娄师德说:“这恰恰是我所担忧的啊。人家唾你的脸,是因为恼怒你;你擦掉,这是顶撞的表示,只会加重人家的怨气。唾沫,不擦也会自己干的,你应该笑着接受才是。”

【赏析】

娄师德“唾面自干”

娄师德生于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字宗仁,原武(今原阳西南)人,从小才思敏捷,才能出众,20岁开始便是唐高宗年间的进士,被任为江都县尉,后被升为监察御史。

仪凤二年(公元677年),位于青藏高原的吐蕃派兵侵袭唐朝边境,唐高宗李治颁发《举猛士诏》,招募勇士,进行军事反攻,娄师德毅然报名参军,要为国效力。

次年(678年),唐军进展不顺,损兵过半,危急时刻,娄师德挺身而出,顽强抵抗,唐军士气大振。随后,他又奉命出使,在赤岭(今青海日月山)与吐蕃进行和谈,促使双方和解罢兵。

过了数年,吐蕃再次入侵,他率兵反击,由于指挥有方,在白水涧(今青海湟源南部)八战八捷,大大遏制了吐蕃的攻势。

武则天改唐为周后,以东都洛阳为神都,娄师德更是得到重用,出将入相,屡建奇功,被提拔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管理朝政。

有一次,娄师德的弟弟被提拔到代州去做刺史(其弟守代州),将要到代州上任,临行时,弟弟来向他辞行(辞之官),娄师德告诫弟弟遇事忍耐,说:“你我都蒙受皇上恩宠,待遇十分优厚。这是很容易招惹别人嫉妒的,他们一定想找我们的错处来进行攻击。如果你遇到有人故意找你的错处,你将怎么应付呢?”

他弟弟回答说:“人有唾面,絜之乃已(假如有人把口水吐到我的脸上,我绝不和他计较,我自己擦干唾沫就算了。”

娄师德说:“这样还不好,你擦掉它,就拂逆别人的怒意,违反了人家要发泄怨气的原意,你应该含笑承受,让唾沫自己干掉,这样他的怒气才会消失。”(唾面自干:处事谨慎、宽忍,不与人计较)

娄师德为人处世宽宏大量,胸怀宽广,尤其以能够忍让而青史留名。

“唾面自干”当别人把唾沫吐在自己脸上时,be spat on the face,不去擦它,而让它自己干。let the saliva dry without wiping.

后用“唾面自干”比喻受了侮辱极度忍耐,extreme obsequiousness,逆来顺受,merely submit to humiliation,不思反抗。形容过分容忍,with great forbearance,受辱后绝不反抗。never turn the cheek upon insult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