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重塑自我与陪伴成长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原则:对待孩子,要像对待三岁的他们一样,给予充分的包容,允许他们犯错,并在错误中不断优化自己。

设想一下,当孩子刚开口说话,正努力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如果我们不停地批判他们发音不标准、说得不对,甚至因为逻辑错误而狠狠责骂,孩子脆弱的自信心必然会受到打击,久而久之,他们可能就会对表达产生恐惧。然而,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我们却常常变得更加严格,不停地提醒与纠错,在不经意间,把孩子的自信一点点弄丢了。

其实,营造好的教育氛围,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只有先学会宽容自己,才能真正宽容别人。很多时候,对自己最严苛、不肯放过自己的,恰恰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不妨尝试像对待三岁的孩子那样对待自己,把自己重新“养”一遍。用原谅的心态看待自己,要明白,现在的自己,已然在过往的经历中尽了最大的努力。

我们要学会不停地肯定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优化、探索、寻找真实的自我,从而过好自己的生活。当我们能够允许自己做自己,便也能允许孩子做孩子,允许他人成为他人。如此一来,生活便不再拧巴,我们会感到无比释然。毕竟,境随心转,运随境迁,当我们自己快乐起来,孩子自然也会变得开心快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