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

昨天,彦蕊似乎又遭遇了打击。正好是专场,她就在群里叨叨,倾诉了很久。

她在群里叨叨之前,先跟她的闺蜜哭诉了一中午。之前我和彦蕊象打太极一样,她电话打过来,我错过了没接;我打过去她可能正在忙没接;她再打过来我正在跟别人谈事,顾不上接。来回几次,我只好在微信里给她留言,回头打给她,她说不必回了。我想应该是因为工作的事情,她有些疏解不了的情绪需要倾诉,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相对安静的环境来说和听,于是决定下午上班后找个时间打给她。

一点多的时候,我和同事在外面吃完午饭回到单位,眼睛已经困得睁不开。刚挤在沙发上躺好,准备眯一觉再起来,彦蕊的电话打过来。电话里她的声音是刚刚哭过的,沙哑的,鼻音很重,可能还在哭。我的困意一下子消失了,彦蕊的状况让我也无法顾忌是否影响同事午睡,侧过身,稍稍避开同事,在电话里听彦蕊的叨叨。

陪伴不是我擅长的,面对他人的哭诉,我是紧张的。我很难放松地共情,安抚,特别是在电话里,旁边还躺着一个昏昏欲睡的同事。我努力放松自己去听她叨叨,偶尔问一两句话。在她说觉得自己很失败的时候,我忍不住反驳了她。在我的印象里,她确实遭遇了很多一般人可能不会遇到的一些事,老公的病,孩子的学习,婆婆的强势,工作的不顺心等等,但是她都接住了,生活没有崩盘,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对于她和老公,和婆婆,和孩子,和父母,和领导,和同事等等等等的关系,都有好的改善,虽然有反复,但是总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这对于一般人也不容易做到。从内心,我是佩服她的,何谈失败呢?

很多事情凑到了一起,对彦蕊真的是个考验。后来说到豆豆的学习,我忍不住多说了几句。豆绝对不是智商有问题的孩子,她有很专注的一面,她学习的问题,我的直觉还是她家人关系的问题。从我自己的经验出发,我建议她可以放松地退后一些,减轻豆的压力。我也不知道这样的建议是不是合适,但是感觉彦蕊似乎是在思考,话明显少了。

彦蕊在群里的叨叨涉及了很多,发散式地提到很多内容。这个叨叨的过程就是她梳理自己的过程吧,叨叨过后应该会舒畅一些,明晰一些,当然也会感觉到疲惫和无力。她说,叨叨完她觉得可以敞开跟老公沟通了。后来证明沟通确实是有效的。

晚上,晴写完作业,本该弹古筝了,我也要下楼去遛弯。晴说肚子疼,苦着脸,我知道她不太想弹古筝,我就说那你跟我一块下去遛弯吧。她一听马上跳起来,脸也欢快起来。我俩在小区里边走边聊,晴不停地叨叨着,说她同学的趣事,说她和好朋友的争吵等等等等。我听着,偶尔嗯一声,问一句她是什么感受。后来晴叨叨累了,跟我说,妈妈你说吧,我都不知道说什么了。我说那我们就都不说话了,就这么走吧。晴说,可是只走路多没意思呀。我告诉她,说话的时候,我们的脑子其实只能想我们要说的,其实脑子转得要慢一些,但是不说话的时候我们的脑子可以想很多的事,脑子转得可能更快。不想说的时候我们就让脑子随便想吧,也挺好的。晴然后就不说话了,似乎在体会不说话脑子在想什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3:45.....我还在外面哈哈.....昨天和巴比说了我要参加日更的,不更岂不是打脸.....澡澡死要面子的劲...
    澡澡Sue阅读 533评论 0 0
  • 今天是2017年7月1日,我在这个房子里住了一个星期。 迄今为止,这个家里来过两个访客,一个是政颖,一个是丝基。 ...
    玖_编号7913阅读 262评论 0 0
  • 直接修改contentOffset是没有滚动效果的,直接到达偏移量,在做无限循环的时候用的到。 为达到无限循环的效...
    EagleOne阅读 2,326评论 0 2
  • 今天下午上班发生了一点小插曲,由此让我不由自主的想到,原来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在生活当中占据的作用不容小觑,发生了这...
    成长足迹go阅读 362评论 0 0
  • 对面四十多岁的大叔用左手握着右手,半耷拉着眼皮似睡非睡,旁边二十多岁的青年插着耳机抱着包。而我则紧紧攥着自己的手机...
    莫小逗阅读 43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