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鱼吃食差的原因以及应对方案

每年气温超过38摄氏度的时候,养殖品种就出现吃食差,甚至不吃的现象,同时还面临着缺氧浮头泛塘的风险,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不仅风险系数高,而且养殖品种涨势慢,饵料系数变高,成本变大,效益降低。

吃料好的照片

俗话说,吃食比天还大,那高温天气,养殖品种吃食不好有哪些方面引起呢?

一、缺氧,是吃食差的主要原因

草鱼的正常吃食并消化的溶氧需求在4mg/l以上,低于3mg/l以下直接不摄食,甚至低于2mg/l左右就开始浮头,更严重的直接泛塘,而养殖户对溶氧的判断处于早上不浮头就不缺氧的理念中,而往往高温期的鱼早上很多数情况下都处于2.5-4mg/l左右,而这时的溶氧又不能满足鱼早上正常吃食的需求,就出现了早上不吃食甚至吃食差的现象,等太阳出来一段时间后,大概在11点左右的时候,鱼就开始出现吃食,下午一餐吃食最好,这类现象都是缺氧引起的,也就是咱们常说的低氧。

早上测溶氧,底层溶氧极低

高温天气那些情况下易引起缺氧呢?

1、增氧能力弱,密度大:松网卖鱼是最好的方法

缺氧后,下风处的白铺子
10亩地标配3台增氧机

2、池塘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其中尤以鞭毛藻类大量繁殖最为明显(常见的有膝口藻、裸藻),藻类大量繁殖并过甚主要原因是因为花白鲢的放养量偏少导致,池塘食物链出现循环受阻而引起,适当增加花白鲢的放养量即可有效的缓解。注:鞭毛藻类具有趋光性、能运动、白天产氧能力强晚上耗养能力也很强特点,如果花白鲢的放养量少,藻类就过甚,晚上池塘就会因为藻类而出现低氧现象,进入一个死循环,只有加大花白鲢的放养量,减少藻类的过甚情况,让池塘进入正循环,促进鱼正常吃食,同时提高综合产量。

高温期膝口藻大量繁殖
藻类老化

3、倒藻:藻类在池塘缺氧以及缺乏藻类营养的时候,极易出现倒藻,一旦出现倒藻后,立即解毒后,引进藻种,重新培肥,稳定水体

倒藻后的水
倒藻后水变发红

4、底泥上翻:底部有机物积累过重,高温期,池塘出现温跃层,水体上下对流,就会出现此类现象,加强改底,减少底部氧债。

底泥上翻

5、水瘦、水浑:藻类少,池塘自身净化力弱,肥水,提高池塘藻类的丰度,增加溶氧

水瘦
水浑

6、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加强增氧,减少投料,不肥水,让其高峰期慢慢过去,池塘恢复正常

浮游动物大量繁殖r?���@

二、毒性反应引起:毒素大量积累的时候,养殖品种吃食差,加大增氧力度,同时解除毒性,稳定水体,稳定吃食情况

1、底毒大量积累

底毒积累后的水面冒泡

2、氨氮、亚硝酸盐超标:

亚硝酸盐超标
氨氮、亚硝酸盐超标

3、藻毒素:藻类老化死亡后

下风处黑铺子

三、底热:加强改底,多开增氧机搅动水体

在炎热的升温天气,天气异常闷热,这时候池塘上层水的温度比下层水的温度高,增加了上下水混合的阻力,从而形成“温跃层”,特别是增氧机少的池塘更容易常见。温跃层一旦形成,上层水体丰富的溶氧不能传输到下层,而且下层的营养盐也不能补充到上层,久而久之形成厌氧区,底层的有机物大量累积后,厌氧菌大量繁殖,进行厌氧发酵,发酵产热,在此过程中容易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最终导致池底缺氧、发黑、发愁、发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防止底黑、底臭,提高产量 1、南美白对虾 案例一:海南东郊一2.5亩铺膜可排污低位池,四台增氧机共4....
    利洋前线阅读 9,470评论 0 2
  • 1、关于倒藻的概念要弄明白 ⑴ 高温季节易倒藻的原因 ① 主要原因是藻类繁殖过旺造成的限制性营养跟不上 5月后,高...
    A张涛阅读 1,324评论 0 1
  • 什么是水质老化?水质老化是指水环境长期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过肥,水色透明度低于20cm,水色浓绿...
    小熊猫旺旺阅读 1,287评论 0 0
  • 养殖过程中,对于蓝藻这个名词,大家并不陌生!是一个另很多养殖户闻之色变的名字。为什么大家如此惧怕蓝藻?是因为现在还...
    周康默228阅读 1,311评论 0 1
  •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在不断学习,学习走路,学习吃饭,学习穿衣,学习一切和生存相关的技能,从小到大的学习过程似乎是一个不...
    觞咏阅读 509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