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A学习力导师践行营#(十)萃取经验练习

A1便签:

已完成事件:从19年开始到23年结束,连续五年利用工作和生活空余时间备考CPA,最终顺利通过6门专业考试和1门综合考试,取得合格证书。(ps:本人非财会工作者)


I便签:

一、目标(观察与反思):

最初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答:最初自己是想工作之余再学习点什么,家人鼓励我报考CPA,自己也想学习了以后方便我投资分析财报,万一老公创业还可以助其一臂之力,还抱着极多不压身的概念,于是就开始备考了。

最初希望达到什么目的?

答:能顺利通过考试,借由备考能掌握些基础知识,可以看懂财报。

实际目标达成情况如何?

答:达成,考试顺利通过了,财报基本也能看懂。

二、事实(观察与反思)

实际上发生了什么?审查与最初目标有关的事实

答:(1)客观:考试比较有难度,时间跨度长,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

(2)主观: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知识点记不住,同一类题目反复错的情况,轻微焦虑付出很多可能换不回想要的回报;

(3)主观:第一年是自行学习,第二年开始付费参加网课,学习效率大幅提升;

(4)客观:有朋友一起备考,时不时可以互相打气;

(5)客观:家人给了很多支持,承担了大部分家务和育儿工作;

(6)客观:工作不是很忙,加班较少,学习时间得以保证;

(7)客观:赶上疫情三年,多出很多防控举措,但考试都如期举行了,没有取消;

(8)主观:上网查询攻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从每年3月开始坚持按计划完成每日学习任务,直至考试。

三、对比(归纳)

有哪些不足?

答:(1)准备考试之初思维没有转变,认为金钱的价值大于时间,自己去摸索而不是上网课;

(2)缺乏足够的动力把所学用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投入产出比不高;

(3)定目标时没有深思熟虑就开始行动,没有以我为中心做出最佳选择。

有哪些亮点?

答:(1)后来及时找到很好的网课机构和很好的老师,备考学习事半功倍;

(2)在备考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统筹,出具适合自己的计划,且能坚持执行完成;

(3)时刻不忘目标-通过考试,懂得抓大放小,聚焦重点;

(4)有从更高层面来理解每门专业课,自制思维导图寻找不同知识点的相互关联;

(5)心态一直不错,把轻微焦虑转化成了查漏补缺的动力,在考试中发挥出了完全的水平。

都是要与目标相关的

四、原因(概念化)

哪些关键要素导致的不足?

答:对重要性的认知;对内心真正渴望的探索。

哪些关键要素导致的亮点?

答:升维理解科目;建立知识点间的链接;分析目标,制定目标与拆解目标;坚持执行计划;积极乐观的心态。

哪些是杀手锏动作?

答:升维理解科目;拆解目标至可落地并坚持行动。

除了对这事,还对同类事有指导意义的?

答:完成一个复杂耗时较多的任务时,一定要进行细致的拆解,保证阶段性可落地可衡量,即制定目标和行动规划符合SMART原则。


A2便签:

未来规划:

准备把smart原则用在生活中,初步掌握做饭这个新技能。

计划未来的2个月内,每周末预留4-5个小时尝试进行2顿饭的制作,掌握1个菜的初级做法。

备选菜品:香干炒肉,可乐鸡,花菜炒肉,蘑菇炒肉,芹菜肉粉条,凉拌海带

第一步:找寻合适菜谱;

第二步:准备好相应的材料;

第三步:动手尝试制作;

第四步:收集队友和孩子的反馈;

第四步:进行简单的复盘总结。

2、写完之后,我的收获是什么?

答:(1)重新全面认识了这个事件,取得成功虽然与我自己的努力密不可分,但也有很多客观条件起了支持作用,不全是我自己的功劳;

(2)在我还没有听过smart原则的时候,原来就在默默使用了,如果对所有有影响的事件都能这样复盘提炼,也许不但能关联到其他理论知识,还能抽象出我自己的方法论;

(3)对自己更加自信了,非常有动力去把提炼出来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想改善的方面,其他A2的实践效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