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泥巴张恒

@孙海燕~儿子18~儿子23个月

这是我在别的群里回答群友的内容,我简单的整理了一下。你可以参考一下。


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有灵性的,他们会去追寻各种方法来满足自己的五大心理需求。

在他们的心目中没有是非对错,只有想要和需要;方法部分好坏,只有是被抓到和侥幸的成功的区别。


所以当孩子有了这些行为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孩子的“心理营养”那一块缺失了,然后想办法去给他补充。

只有孩子的内心不在空缺了,他就会停止这种通过满足自己物质的需求的方式,来填补内心的空洞。


体罚孩子会给孩子形成一种观念“我用肉体的痛苦偿还了我的错误。”

只要是我的身体受苦了,我犯了的错误也就翻篇了。

这也是我看到孩子“屡教不改”时候感到心痛的原因,孩子已经习惯了用他肉体的痛苦去换取他想要的“东西”了。他很明白自己的行为的后果是什么,他依然要去这么做。这很大程度上说明,他觉得填补心里的空洞,比肉体上承受的痛苦更重要。


原本每一个人都会因为自己的错误而感到愧疚、不安,也正是这种情绪会推动着我们去改正自己的行为,让事件的结果可以弥补。


调整自己对孩子犯错的态度,首先要从避免体罚开始,接纳孩子的状态和情绪。

然后就是关注与解决问题。就像是有位妈妈让孩子把随意花钱买的文具自己去退货。

当然不同的时机、不同的事件,解决的方式也会有不同,这就需要家长更多的关注事件的解决。

同时需要给予孩子补充心理营养。一定要大量的补充给孩子,因为填补一个洞不是刚刚好就能填满的,往往是需要超量的补充才可以。


然后我们要做的就是确立物权,我的东西就是我的,我要负责保管,有人需要借、用都要经过我的同意。哪怕是孩子的东西,我也要尊重孩子的拥有权。

禁止给孩子贴标签“偷盗”“小偷”,只是强调“请尊重我的所有权!请经过我的同意!”


至于你是要把东西都收起来,还是像以往那样随意摆放,又或者有其他的方式去处理,这就需要你来决定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天象棋等级在现实中的水平对照及进阶之道: 业1-1. 棋子走法刚熟悉,别着马腿常忘记。 业1-2. 不明棋道深似...
    落花淡影阅读 3,863评论 13 22
  • 庭榭凝望正逢秋, 园中硕果为谁收? 石榴熟透雪桃碧, 君与茉莉香满楼。 2018/9/2
    管雪彤阅读 2,649评论 0 0
  • 七绝 远阳去水清波漾 秦女端容理素筝 疑似水晶宫娥至 心弦抚触醉情音 五绝 远水清波晚 端容理素筝 ...
    阳春一枝雪阅读 3,971评论 1 5
  • 为别人着想,替别人考虑,似乎是我们经常说为别人好,为自己开脱的一种方式。 可是别人真的需要我们自以为是的着想和考虑...
    壹想阅读 2,732评论 0 2
  • 记得从前看清宫戏,总是很好奇,那些大臣们面对皇帝,一会儿自称"臣",一会儿自称"奴才",还以为编剧头昏了呢。 读了...
    Sheng阅读 3,805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