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一日游(五)——中东铁路公园、小九站、兆麟公园

2020年5月17日 星期天 晴

今天早晨醒来,蓝天白云向大地招手,引得我脚趾头蠢蠢欲动。初夏是一年最美的时节,出门是一定的,关键是去哪儿?很多公园还没有开门,想来想去,还是去江边吧。

我和爱人第一站来到中东铁路桥,今天是周末,人格外多,我们没有随人流上桥,信步来到了桥下的公园。一个月前,这里的景色素素淡淡,草还看不到绿色,伸展的树枝上隆起一串串芽包,远远望去有一点朦朦胧胧的淡绿色,像七八岁的小姑娘,娇羞,青涩,纯纯的,美得一点都不张扬。

1903年的哈尔滨火车站,现在新修建的火车站外观恢复成原来的模样

一个月前的模样

如今再看,还是那树,却美得令人惊艳。柔软的枝条上,叶子层层叠叠,倾泻而下,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摇曳多姿,妩媚动人,或翠绿、或嫩绿、或草绿,绿得迷了心,绿得醉了眼。

世界上所有的花都是美的,与鲜艳的花相比我更喜欢淡雅的绿。每到风景名胜游览,在感叹建筑艺术之美,惊异于山水的秀丽之余,印象最深的总是那一抹抹或浓或淡的绿,反之再美的景色如果没有绿色打底,美感至少打一半折扣。地球上要是没有花草树木,该是多么单调又缺乏美感啊。

我们顺着江沿往防洪纪念塔方向走,丁香花开得热烈、近乎放肆,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独特的香味。温暖的阳光撒在身上,小鸟也因为闻到了花香,叫得格外欢快,我拼命地呼吸着,此时口罩真是碍事。

我偷偷地摘掉口罩,一抬头跟迎面走过来的人对视,“裸奔”这个词突然跳进脑海,吓了我一跳,赶紧把口罩戴好。以前总认为中国人心散,没有规则意识,这次特殊情况,看到我们中国人真是太可爱了,同时感受到舆论和环境的力量真是强大。

江边的小九站公园,游人不多。这里树木和花草更浓密,健身器材特别多。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器材还都用塑料绳拦着。寻一处树荫下坐坐,闭上眼,让听觉、触觉和嗅觉细胞打开,小鸟叽叽喳喳地吟唱,微风拂面送来缕缕花香,呼吸着清新微甜的空气,真是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从江边往北走,只经过一个路口就到了兆麟公园。

兆麟公园始建于1906年。一九四六年,著名抗日联军将领李兆麟将军安葬于此,因而黑龙江省政府将其更名为“兆麟公园”。
哈尔滨兆麟公园坐落在道里区友谊路,处于市中心繁华地带,周围大厦林立,与美丽的松花江隔道相望,是哈尔滨人休闲度假的圣地。
冬季,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在这里举行,这里成了冰的世界,灯的海洋,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由于哈尔滨市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兆麟公园形成了冬夏完全不同的两种自然风光。

进入园里,眼前是一潭碧水,中间的湖心岛上,绿树成荫,芳草菲菲,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假山奇石点缀其间,风光无限,美不胜收。水里有大红的锦鲤游来游去,亭桥映柳,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在公园看冰灯之前的那些年,只有清明节来这里,是给李兆麟将军扫墓。那时候从不关注公园的景色,只奔一个主题。老师每年都选代表给烈士扫墓,我有一年因为成绩好,有幸被选中。之前很多学校已经来过,墓碑周围一丝土都没有,我们认真地围着墓碑扫了一圈,心里升起的庄严神圣感,至今还有印象。

对比儿时,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上街头,口罩无法遮盖人的笑脸,喜悦写在每个人脸上。病毒的阴霾已经渐渐散去,火热的生活重回正轨。

(写于5月16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