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36期“时”专题活动。
教育的好时机是在孩子做对或者做错一件事情的时候,做对了我们可以正面强化他。让他更加坚信自己有能力做好某些事情。同时当他做错了的时候,我们应该允许他犯错,陪着他一起去总结经验,等到下次机会的时候,再把事情尽力做好就行了。
我一直以来都希望两个娃都能写得一手好字,但是我知道逼迫他们去学习书法,练习字帖,他们是很不乐意的。于是我就先和儿子玩游戏,写一个字,然后给彼此打分,写得好久就分高。那一段时间挺热衷写字比赛的,每次当他写除了一个漂亮的字,我就疯狂的猛夸。一边给他高分,一边感叹着:“哎呀,我儿子写字咋这么好看呢,瞧瞧这笔锋,看看这力度和字形,相当完美。你这小小年纪,就甩你妈几条街了。”这时,儿子就会觉得特别得意,笑容堆满了他那胖嘟嘟的脸上。
所以到现在五年级了,儿子的字算是很秀气,作业整洁美观。脑子里一直都有一根弦,就是要把字写得漂亮些。正面反馈能对孩子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在孩子做对事情的时候是教育的好时机。
我们的父母辈基本都是打骂着养育孩子,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更是暴跳如雷,劈头盖脸的痛骂或是爆打一顿。美其名曰打骂是让孩子长记性,这样以后就不会错了,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肯定是不对的,脑科学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分为智力脑和动物脑,当我们的在情绪紧张的时候,我们的智力脑是会下线的,由我们的动物脑来接管我们的身体。动物脑遇到紧张的时候就会处于防御状态,要不就是打回去,要不就是逃跑,其他的东西他都听不见了。
所以当孩子做错事了,或者是没做好事情时,我们不应该去打骂他,而是应该情绪稳地和孩子沟通。让他自己总结下有没更好的方式处理这个事情,或者是给到他相应的建议。因为只有在轻松的氛围里,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被爱,他才会听得进去你的建议,才愿意做出改变。
例如摔坏碗,对于小孩子来说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但是小时候我们摔坏碗,父母多数是一顿责骂,甚至上手打两下。从此在孩子的心里就种下一颗无价值感的种子,我不如一只碗重要,我是没价值的。我小时候就经历过因为摔了碗被骂。
就在前几天女儿吃饭时打碎了一只饭碗,当听到那一声清脆的碗和地板的瓷板转撞的声音,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童年的自己。女儿就那么惊恐的看着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呆呆地看着,等待着预想中的暴风雨来临。我看了一眼女儿,然后说到,千万别动,去拿扫把和灰斗过来清理一下,可不能再打赤脚了,扎到脚了可就是发麻烦了,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女儿看到我的表情很平静,才放下芥蒂,赶紧去拿工具来清理现场。哥哥听到了动静,就数落了一下妹妹。妹妹立刻反馈给我说:“妈妈,哥哥在骂我,他骂我打碎了碗。”我说:“我知道宝贝你是不小心的,所以不怪你。下一次宝宝拿碗的时候要双手端着,这样会更稳妥一些,不然小碗就要偷偷地溜走了。你清理完就好了,妈妈炒完菜了,我们准备吃饭吧。”
我知道,这一次的事件让女儿知道妈妈是爱她的,不小心没做好事情,没关系,下次尽力做好就行。所以,当孩子没做好事情的时候,接纳并允许孩子犯错,陪同孩子一起在错误中总结经验。所以说做错事一样是教育孩子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