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十五日》读后感

这个《两京十五日》,是我读完《长安十二时辰》后读的。这两本书的作者相同,都是考古学家马伯庸写的。《两京十五日》,是个明朝的小说,不过这两本书用的不是都不是历史话,这样让人能听懂。我也长了不少关于明朝的知识,看完了这本书,我还想看看明朝那点事儿呢!

要知道,看完马伯庸的书,我对历史可感兴趣了。

这本书讲的是,当时有很多人都在帮着汉王,他是皇帝的兄弟,他想争夺王位,然后所以他们就去追杀太子,太子当时与爸爸不在同一个城市,所以就策划出了两京之谋。

抓住太子,抓住皇帝,不就能成功夺取皇位了吗?可是主角不是太子,也不是皇帝,是一个叫吴定源的小快捕。(地位在明朝是非常低的。)他也是护送太子的之一,不过她可不简单,只是一个护送太子的平民,他是铁玄之子,这是什么意思呢?铁玄是当时很有名的一个人,他的所有儿子都死了,死于朱棣,一场大火,只剩下一个人,就是我们的,吴定源,按理说太子和朱棣是什么关系?当然是亲戚关系。他送太子到京城后,又想杀掉太子,这是多么矛盾的事呢?我不讲了,你自己去看。

那么这本书我最喜欢的句子就是:舍社稷而轻身,是为不忠!置天子于不顾,是为不孝!留万民于水火,是为不仁!这是太子说的。太子也不能见人不救啊,太子也有自己的利益,也有自己的威严。可以说明这是一个好太子。当然,皇帝也要这样。也有知图报的意思。背景就是吴丁源,救了太子,后来被白莲教(对他们来说是坏人)抓住了。但是太子必须快速赶到京城,不然父皇可能会有危险,那么到底是就还是不救?太子选着救,这样更君子一些,知恩图报,当时情况很危险,所以不去就,吴定远可能会死。不救就等于不光见死不救,还不报恩,对一个大明太子而言,也算是极大的侮辱。也是为了一部分利益啊。

这个故事和《长安十二时辰》大不相同。这个讲也算是大道理,可以说也是纯属的小说,这本书也非常吸引人,我觉得看完这本书,我一定再会去看一些马伯庸的书,我会努力的去学历史的!另外,我还想看一本书,因为这本书是写的,明朝的,所以我想看的书叫做《明朝那些事儿》,讲明朝历史。这样我会更了解明朝。马伯庸的书帮我推开了历史的大门,不过历史的道路还很长,我会慢慢去了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两京十五日》这本书的读后感。我的读后感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故事情节,第二部分是人物形象...
    毅rhy阅读 2,419评论 0 2
  • 这部小说的原型故事,在《明史》里只有区区 40 个字,太子这一路的冒险传奇,乃至吴定缘、苏荆溪这两个人物,都是马伯...
    幸运星小燕子阅读 572评论 0 3
  • 花了将近一周时间,每天平均1小时,看完了亲王的新作《两京十五日》。很久没有这样酣畅淋漓读完一本历史小说。 一个接一...
    鱿鱼超人阅读 1,733评论 0 0
  • 2021年度第七本 据马亲王说,这本书的资料来自于《显微镜下的大明》,也就是说这本书是他在写前本书的时候用剩下的“...
    大盗东门吹风阅读 882评论 0 17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122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