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与小青老师的聊天,发现了老师的所谓幸福:“学生毕业了,还能想着你。说一些简单的,从心底表达的感激,老师就开心的情不能已。放假了,学生还专门跑过来,与老师说说话,聊聊天。不得不说,能够遇见这样的学生,确实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难遇的幸福。
我呢?我的学生呢?昨天还在跟我聊天,说:“我还欠她两支棒棒糖?”我问她,我啥时候欠她,为什么是我欠她而不是她欠我呢?“我上课回答问题了,你上课又没有回答问题。”我的学生呀!一股子孩子气,妥妥的把我当成了一个家长,有了表现就要鼓励。
期末了,其他班的数学老师竟然被气哭了。从班里出来,在办公室一直掉眼泪。都期末了,结束了,老师竟然还这么情绪化?可是这情绪化的背后是什么呢?大概我看到的就是一个极为简单的一线老师的高度责任感吧?她想着把所有的东西都教给学生,奈何个别学生捣乱,不好好听。甚至是出言定撞老师。火红的心,结果遇见了凉寒的心。自己的付出,到底值不值得?不过我身边的这些同事啊!哪怕是伤心了,难过了,伤心了之后,依然还是那么的热爱她的学生,该干啥干啥。这个时候也许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也许我所理解的,不是孩子对老师的那种层面,而是老师遇见了学生,那就是要时刻以一种家长的关心或者关怀去对待他们。
也许他们范了错,也许他们有了让我们生气的地方。对孩子要宽容,要去懂得原谅。可是学生也要去懂得他老师的不容易呀!要学会感恩,学会表达呀!不能让辛辛苦苦教他们学习的老师寒了心,感到凉冰冰的。
还记得欣然他们几个的课间玩笑话:“老师,你看我学习这么辛苦,这么认真,这次测试,还得了九十多分?你是不是应该奖励我一支棒棒糖?”这孩子,调皮着要奖励。那么学习好了,要归功于谁呢?学生说:“肯定是自己呀!每天听课那么辛苦,回去写作业,那么多。上课的时候听的那么认真,”可是我也想到我们老师自己:“平时上课也是那么认真,那么负责。在讲台上一站就不想着下来。”上课了教学,没事了还要操心小孩子们的安全。孩子提高了,不也要感谢老师吗?
那家长呢?供应孩子上学不容易。全方面360保姆的存在。虽然无言,但是却从不能忽视他们的付出。如今这两个方面,都不在孩子的思考,归功范围之内。加上此次老师气到哭泣事件的发生,对孩子心的教育必须落于行动。那就开展一次心声表达。马上期末了,对于老师你有什么想说的,想要表达的,通过自己的语言,来描写出你内心的情感。
写哪个老师皆可,有什么就写什么,写完之后,就把自己内容折一下。咱们也让老师感受一下孩子们的温暖,不能让本班的老师辛辛苦苦了这么多天,感受不到那种所谓的幸福。孩子们写啥不知道,说啥不清楚,写给哪个老师不清楚?写完之后,署上自己的姓名。学生们写着,有些孩子写得多,规定时间到了,还没写完。收好的内容,让其他老师先来。我感觉这一点咱们作为班主任老师,还是做的不错的。
当老师们一个个展开内容的时候,就像小孩子们拆盲盒式的,一个个打开着,一句话一句话看着,看完之后还忍不住发个九宫格的朋友圈。此刻我似乎知道了,对于孩子们的感恩教育,似乎效果还不错。看来下一年要把这种活动,来上那么几次。开学来一次,期中来一次,毕业再来一次。要让孩子们有这种意识。毕竟教知的同时也是促进他们成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