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通过《论语》展示了他的思想家、教育家的风采,本文主要体现了他因材施教的能力,和对学生的关心指导。
孔夫子做为老师,对学生学习后没有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很容易担心学生只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但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表现出来的能力,在私下得到发挥体现,还是老怀甚慰的。
谁都不想对牛谈情,特别是古代,知识传播不易,教育一名优秀学生要付出的努力就远超现代。若能接受学生其蠢如牛,估计老夫子学生就远不止72人了。
如果不把论语神化,纯粹当作孔夫子和学生等人的互动,并借此提出自己的理念的书面记载,是很有趣的事,学之而不亦乐乎。
【原文】
2•9 子曰:“吾与回(1)言,终日不违(2),如愚。退而省其私(3),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注释】
(1)回:姓颜名回,字子渊,生于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30岁,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
(2)不违:不提相反的意见和问题。
(3)退而省其私:考察颜回私下里与其他学生讨论学问的言行。
【译文】
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评析】
这一章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