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衷贩卖焦虑的时代,给你一个保持定力的方法

图片发自简书

01

前些天,美团收购摩拜单车,本来是一件和普罗大众关系不太大的商业并购案,但一篇《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却刷遍了朋友圈。

仅仅三年,她就把企业,做成了当红的创业公司。这次收购,她可能从中套现15亿以上。

当初,胡玮炜拎着一个行李箱就来到了北京。毕业之后,她做了10年小记者。

十年月薪从四位数到五位数,却用一年把摩拜从0做到10亿美元。

而现在的80后,多数都在做什么?

“80后”“15亿”,单单这两个关键词就足以击中多数人的心,不知道多少人在疯狂转发的同时,内心苦苦求索不被抛弃的出路。

好在,因为这篇文章传播力实在惊人,不少大咖站出来发声,指出摩拜创始人根本不可能拿到那么多钱,这篇文章的基本前提不成立。

图片发自简书

到此,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但这类事情不会终结,怼着我们普通人群猛刷焦虑感甚至是恐慌感似乎成了一种不良趋势。

02

虽然这类文章涉嫌夸大其词,但加剧我们焦虑感的并不是他们,而是透明便捷的网络世界。无处不在的网络和无所不包的信息,犹如一面魔镜,既告诉了我们变得美丽、成功的若干种方法,也告诉了我们世界上已经变得美丽、成功的那许许多多人。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所以,我们焦虑。

偌大的世界,我是谁?我处于什么位置?我能不能赶上?我会不会被淘汰?

与其说这是热衷贩卖焦虑的时代,不如说在这个时代,没有办法不焦虑,除非你选择屏蔽一切,活在上个时代。

事实上,不光我们焦虑,马云爸爸也焦虑,马化腾也焦虑,许许多多已经站在人生巅峰的人都在焦虑。

怎么办?唯有保持定力。定力从哪里来?只有靠自己。把自己做成一件别人任何时候都愿意付费的产品。唯有这样,方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03

打从娘胎出来开始,父母就在各种培养我们,我们就是他们后半辈子最想打造给世人看的产品。

成年后,我们接替了父母,成为自己这件产品的打理人。这件产品的好坏,决定了别人对我们的认知,决定了我们与世界交换利益的筹码,决定了我们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因此,我们不一定会成为公司的产品经理,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产品经理。

不管是以前集体打天下、还是现在个人崛起时代,我们都在用一生的时间研发和打磨“我”这件产品。

研发产品,需要产品能力和产品思维。

"中关村才女"梁宁讲,

产品能力是人生的底层能力。

拥有产品能力,能让你有一种踩在地上的自信和踏实感。

产品能力就是训练一个人: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且获得回报。

每个人都有价值,但每个人的价值并不是天然就会完全展现给世界,否则不会有那么多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人。

我们具有的价值与被感知到的价值之间存在一条管道,产品能力决定着这条管道的粗细,能使我们更加深刻认识自己,更加深刻认识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从明天开始,我将把日更30天与学习梁宁关于产品能力的一个课程结合起来,每天学一课,更一课的学习笔记,用学习指引日更,用日更促进学习。

愿30天后,我们更加自信,不再被人随意贩卖焦虑。


这是夏天不孤单的原创文章,也是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1天,感谢阅读,欢迎转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