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吉星数字赋能第三次课《吃西瓜》教学思考

 

        在本次数字赋能研讨活动中,对于小组合作的实施理解又更深入了一些。



        其中的小组讨论环节有两次,都是让孩子们先独立想再轮流说,叶院说到如何能够把轮流说更加彻底的实施下去,就要采用教师“看得见“的方法。比如说组长负责引导,当组员说的时候可以让他们站起来说,这样教师能够看到整个班大部分的小组正在进行中。也有一个更加巧妙的方法,就是给每个小组配上一个”我会说“的装饰性话筒,轮到谁说就谁拿着,这样也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且教师能察觉到。




        在讨论还剩下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怎么列算式时,孩子们给出了许多答案。根据麻吉星的优势我们直接在课堂上生成随机选项,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再随机抽正确选项的孩子解释选择的这个答案的原因。我认为这种随机生成答案的优势有助于课堂深度的发展,但是教师需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让孩子们再回到课堂中来。




        在最后的练习中,题目是偏难的。根据孩子们的选项生成答案后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正确答案,可惜的点是没有让孩子们在选完正确选项后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再次选择。如果在这个部分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就可以让选择正确的孩子教会部分选择不正确的孩子,二次选择后师再根据数据进行讲评会更好。

        叶院展示了许多后台数据,例如组内选项数据对比:可以通过观察组内选项识别这个小组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有可能整个小组的人答案都是不对的,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组间数据对比:可以让选择正确的小组去教授选择错误答案的小组,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教师在上完课后也可以根据后台数据去进行相应的作业分层布置。例如,给正确率高的孩子布置难度加深一些的作业,给正确率低的孩子布置基础性作业。

        麻吉星的使用需要结合后台数据实时分析,需要教师对数据有敏锐的觉察能力,还需继续努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