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妻多夫的不丹耗牛人

在不丹王国偏远的东面,有个叫Bropka的地方,大概有5000多名高地牧民居住在此。这里的居民与不丹其他种族不同,几个世纪前,他们从西藏的Tshona地区迁徙到了喜马拉雅山脉。他们的定居点非常遥远,海拔大概在4300米(14000英尺)左右,要去的话需要很多天的徒步走,为什么不坐车?他们第一条通往村子里的路听说快完工了。

与外界联系的公路即将建成,这对于Bropka地区的牧民们意味着什么,现在还不太好确定,但依照规划,牧民们在运输物资这件事情上,将减少对牦牛的依赖,因为有更加现代化的运输工具——车。

当然,对于乳制品来说,还是离不开牦牛的。

白天劳作时,牧民们身披粗糙的羊毛外套,头顶小黑帽,脚踩橡胶靴,晚上休息时,在塑料布和牦牛毛做的帐篷里,他们躺在牦牛毛制成的毯子上。

对于这个半游牧民族来说,圈养牲畜的需要导致他们会定期迁徙。在夏天,牦牛群会被牧民们赶至高海拔的放牧区,而第一次霜冻来临时,他们就会带着牦牛群回到低海拔的村子里。

牧民们将牦牛制成的农牧产品(牦牛肉、牦牛黄油、牦牛奶酪等)拿来换米、盐、辣椒、煤油等生活必需品。

在Bropka地区,妇女常常是一户之主的首要人选,一个女人迎娶多个男人这事也比较常见。

一群兄弟和一个女人结合,在当地被认为是可以巩固家族的一种可接受的方式,这样的好处是,一个兄弟去城镇里进行售卖及交换物资的贸易活动,而另一个就可以在家照顾牦牛群(反正赚的钱都是一家人的)。

放牧的时候,为了防止牦牛群走失迷路,牧民们会在随身携带的皮制小袋里装上盐,这样在行进中就会留下痕迹。

到2012年,该地区已经全面普及电力及日常供水,随着当地旅游资源被开发,货币概念的植入,该地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

新建的公路将更多当地的东西输送到外面,有商品,也有文化,而最终,不论发展结果怎么样,可以预见的是,当地对于财富的定义,将不再以拥有多少头牦牛而决定了。

图 | A.J. Heath

文 | Darrell Hartman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西藏是世界的屋脊,西藏是离天最近的地方。那里有绵延不断直指苍穹的雪山,有明镜一般倒映着蓝天白云的雍措,有象雄、吐蕃...
    手风琴阅读 2,572评论 1 14
  • 走在冬日里阳光明媚的长街,闹市两旁的年货小贩吆喝拉拢着过往的行人看一看自家写的春联,和那些张牙舞爪的门神年画。 临...
    Apk夏夕阅读 278评论 0 0
  • 1、“……宝宝了!” 最近奕含可喜欢使用此网络用语了,“吓死宝宝了!”“饿死宝宝了!”“冷死宝宝了!”…… 2、“...
    朱砂紅塵阅读 163评论 0 0
  • 转载 作者:木心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 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
    珞莯阅读 182评论 0 1
  • 如何快速的 打开一个会话窗口以及保存密码 首先在会话框中将会话连接移动到Links Paste_Image.png...
    秦汉邮侠阅读 20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