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箱奶”的半个故事
“老师,他哭了!”
这件事已经过去十天了,但我一直,难以忘怀。
十天前,也就是10月12日中午。突然有个孩子向我报告:“老师,王渐胜哭了!”我抬头问:“怎么回事?怎么哭了?”“被方倚嘉用笔刺了,还流了血!”孩子答道。
听到流了血,我瞬时紧张起来。歪着头,眼光避开“障碍物”向不远处望去。只见王渐胜跪在地上,不,跪在地上的书包上,背向着我,张大着嘴巴。似乎在哭,却听不见什么声音。不是有人报告,根本不知道他在哭。然而从后背侧方看他嘴巴的形状,张得老开,没有合拢的意思。我知道这是疼痛难忍,欲哭无泪的姿势。据说张大嘴巴可以抵御疼痛。
此刻,我火冒三丈。然而,又能怎样呢?第一要务,是察看伤情。于是,我把王渐胜和方倚嘉叫到我跟前。我让王渐胜背对着我,果然发现,衣服上有几点血迹?于是掀开他的衣服,发现后背上被刺了一个小洞。
此刻我马上想到,如果家长知道,该是又要心疼了。先不想这么多了。得先把事情搞清楚。经过双方的解释。事情就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
以牙还牙,源于无效交流
王渐胜的书包挨着桌腿放在地上。方倚嘉经过的时候不小心踩到了。王渐胜以为是方倚嘉故意踩她的书包。事后我让他凭着良心说,方倚嘉是不是故意踩他的书包时,他却不敢回答。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孩子,当别人无意中伤害到了他时,他可能不善于去理解,别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从心理思维上没有这个习惯。我想这是我教育的一个缺失,也是我今后教育努力的方向——教育孩子遇事先经过思考。
正因为王渐胜没有这个思维习惯,当方倚嘉踩到他的书包的时候,他就确认是故意踩他的书包的。于是以牙还牙,瞬时,特意跑到方倚嘉的桌前,把方倚嘉放在桌上的书扔在地上,狠狠地踩了两脚。方倚嘉这时也非常恼火了。在心里想,我又不是故意踩你书包的,你还特意把我的书放在地上踩?据后来他们解释,方倚嘉踩到王渐胜书包的时候,是说了对不起的。而王渐胜说,她没有说对不起。当时,方倚嘉踩到王渐胜书包,究竟有没说对不起,可能已经无法考证。或许,当时情况就是这样:方倚嘉说了对不起,声音很小,而王渐胜没有听到。也就是说,这种交流是一种失败的。只有流出,没有流进。所以导致王渐胜的出击,以牙还牙。而方倚嘉在心里想,我不是故意踩你书包的,也说了对不起,你还故意踩我的书。这不是明摆着欺负我吗?于是就拿着笔向王渐胜的背上刺了过去。结果出现了前文的一幕,穿过衣服,刺破了后背上的皮,并带出了几星点血迹。
在这件事情中,不当之处有以下几点。其一,方倚嘉踩到王渐胜书包的时候,王渐胜没有经过思考,别人踩他书包的动机是什么?有意还是无意?盲目采取了以牙还牙的手段。其二,方倚嘉踩到王渐胜书包的时候,应该要说对不起!如果是说得声音太低,那也应该要确认自己所说的话是否被别人听见,而且态度要诚恳,要做有效交流,不能做无效交流。无效交流会带来严重后果。其三,当受到王渐胜以牙还牙进行反击的时候,方倚嘉采取用笔刺时,缺乏对对方的理解,并且采取的手段极其危险。
事情发生了,接下来该怎么处理呢?怎样做才能保证下一次不会再发生类似的情况呢?
“一箱奶”的启示
作为一个班主任,遇到任何一件事情,我们所应该要想到的或许应该要更多些。首先对现场的孩子,我们要能够稳定他们的情绪,要让他们心里情绪得到疏通。其次是事后如何面对家长?让家长在这件事情上不要有什么纠葛,或者什么不快。再次,就是通过这些事情,让我们的孩子能吸取到什么?能够受到什么教育,以免下次再发生类似的情况。
王渐胜站在我的跟前,原本极力控制在眼角的泪水,就像断了珠子一样簌簌地往下流。脸上写满了委屈,眼光透露着伤心,哭声也大了起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颗,需要抚慰的心灵。这个时候孩子的情绪是不通畅的。这种不通畅的情绪埋在心里,对孩子身心不利,而且可能为今后埋下一颗报复的种子。因为孩子毕竟流了血。
我当着面问方倚嘉,是不是你用笔刺的?方倚嘉点点头。神情是有些紧张,但看不出任何惧怕。或许她认为,她的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
在我毫无疑问确认是方倚嘉用笔刺的情况下,随即用书卷成筒子,打了两下方倚嘉的手心。这时王渐胜的哭声变小,随即停了下来。这两下手心板,不单是对方倚嘉采取危险手段的惩罚,更是疏通王渐胜情绪阻塞的方式。
接下来我再让他们慢慢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与他们一道分析其中做得不当的地方。孩子们都能表示理解。
如何面对家长?如何向家长解释?这倒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受伤的家长把这件事看得很大的话,确实是很麻烦的一件事。这让我想起了二年级时曾经发生过的一件事。
有个叫刘华的同学,从一年级开始就经常与同学之间发生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在二年级时,有一次把别人弄伤了。于是罚他买一箱奶来向别人赔礼道歉。从那以后他着实安静了很多,很少与同学翻翻打打了。很久以后与她妈妈交流过程中才得知,刘华同学很心痛自己的那一箱奶。因为打了同学陪一箱奶,很是心痛。为了不让自己买奶给别人,自己再也不打架了。这时,我和她妈妈都笑了。孩子原来是很懂事的。知道因为心痛一箱奶,再也不跟别人打架,自我约束。
于是我告诉方倚嘉,你回去之后也要跟爸爸妈妈商量,准备好一箱奶向王渐胜表示真诚的道歉。因为这天是星期五,到了下周一的时候,王渐胜家长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情。方倚嘉也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家里。问了王渐胜才知道,他回去之后压根就没跟家里说起这件事。因此双方家长都不知道这件事情曾经发生过。
由于双方家长都没人说起,我也没有再追究这件事。难道就这样不了了之吗?如何防止下一次发生类似的情况?我多次反问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呢?我在思考,我在寻求答案。
“一箱奶”的半个故事,我将如何面对你?
(注:后半个故事仍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