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1968讲《黄帝内经》之“上古天真论篇第一(11)”

接上文: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顺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前面我们讲了真人、至人、圣人,这次讲一讲贤人。何谓贤人?森立之说:“成道者为真人,全道者为至人,顺于道者为圣人,求于道者为贤人,宜如此分别而看。”追求大道的人就是贤人。王冰说:“次圣人者谓之贤人。”次于圣人的就是贤人。高士宗说:“贤人者,则古称先,阐幽发微之人也。”贤人,古时称作先人,阐述引发幽深微细道理的人。张介宾说:“贤,善也,才德之称。”贤人就是有才德的良善之人。这是关于贤人的有关注解。

我们先根据清代张志聪的注解来看看贤人,他说:“贤人,生活在尘世间的世俗之内,却很少有拘泥破旧的习气和想法。贤人能法则天地,效法于天地,向天地学习,象日月那样光明,推测演示天之星象和地之经纬,顺从迎合阴阳二气,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顺序,这样也可以同上古天真时期的圣人一样和合于大道,使自己的寿命等同于天地。这就是贤人的修道过程,通过人和合于天,超越凡夫达到圣人之境界。这其实是黄帝勉励人要努力修为,不要认为自己是凡庸之人就自我放弃。所以《移精变气》章说;‘去故就新,乃得真人。’”

我们再看看明代张介宾的观点,他认为:“贤人就是有才德的良善之人,他能‘法则天地’,就是效法于天地之道。天地之道是天圆地方,天高地厚,天覆地载,天动地静。乾为天,乾者健也;坤为地,坤者顺也。君子之自强不息,安时处顺,能覆能载,能包能容,可方可圆,可动可静,这些都是效法天地之道。贤人能‘象似日月’,日为阳精,月为阴精,月是通过夜晚来显现其月色,日是通过白昼显示其光明,日到正午就开始向偏西移动,月圆满则开始亏损,日来谓之生,日去谓之死,这些都是日月的特征,所以贤人比拟为日月,要象日月那样。贤人能‘辨列星辰’,贤人能辨别和分解星辰。二十八宿是星之经,金木水火土为星之纬(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经线、纬线);经有度数的划分,纬有进退的变化;日月所交会之地称为辰,辰按次序排列共有十二个,所以贤人能辨别和陈列这些星辰。贤人能‘逆从阴阳’,阳主生,阴主死,阳主长,阴主消,阳主升,阴主降,升者对应的数是顺的,降者对应的数是逆的,然而阳中有阴,阴中也有阳,所以盛衰不可以不辨认清楚;逆就是反的意思,从就是顺的意思。故贤人根据对阴阳盛衰的辨别而逆从之。贤人能‘分别四时’,四时就是春夏秋冬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四季的规律和次序,贤人能遵循这个四时的次序。贤人能‘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贤人从道于上古,所以也可以增加自己的寿命,但是有一定的极限。”

这是关于对贤人的解读,供大家参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5,147评论 0 33
  • 不想跟我说上一句话,不想有任何的来往。所有任何的联系方式,都已经加了黑名单。讨厌我的一切做法,觉得我是个傻瓜。既然...
    心中的哥哥阅读 955评论 0 0
  • ��
    雅茹丫阅读 994评论 0 0
  • 最近关注VR的精力比较多,把最近想到的写下来,希望VR市场爆发的时候回头看,能对未来的自己有所启发。 VR眼镜从各...
    性感瓶底儿阅读 4,446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