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学习

黄帝内经5

[if !supportLists]1.    [endif]四气调神 逆春气,则少阳不胜,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动。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黄帝内经6

[if !supportLists]1.    [endif]长夏,介于两个节气中间。当季节转换的时候,把春天的最后一周,夏天刚开始的一周,定义为长夏。节气在转换的时候,不会瞬间改变,瞬间变化太大的时候,没有人受得了。

[if !supportLists]2.    [endif]长夏在身体里对应的是脾脏,脾气。 脾脏拿掉会发觉这个人很没有力气。


黄帝内经7

[if !supportLists]1.    [endif]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if !supportLists]2.    [endif]正常情况,阴阳是互相制衡的。因为阳性质很浮动,会往外走,它主要的功能是能够固表。是因为有阴在里面支撑它,阴提供了阳的能源。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if !supportLists]3.    [endif]比如:当里面的阴虚掉了,阳就没有牵制,开始外浮;而如果表面的阳虚掉了,不能固表,里面的阴就会往外散(比如流汗不止)。所以,阴虚,阳虚都不好。


黄帝内经8

[if !supportLists]1.    [endif]在春夏这两个季节的时候,我们要养阳,养阳的方式就是要让他出汗,汗能够透发。(多运动)

[if !supportLists]2.    [endif]到秋冬的时候养阴,不适合出汗,要收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经文: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
    瞳欣晓萌阅读 484评论 0 22
  • 要想弄懂中国传统文化,就要时刻牢记中国文化核心要素:一是气,二是阴阳,三是五行,四是中庸思想。如果你能把这四样东西...
    瞳欣晓萌阅读 425评论 1 19
  • 经文: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瞳欣晓萌阅读 442评论 2 31
  • ### 一. 天人合一的学说 古代的**天人合一观**👉 ![](../../../images/Pasted%2...
    诗词爱好者宏哥阅读 85评论 0 1
  • 经文: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瞳欣晓萌阅读 394评论 2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