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三线城市经营一家养老院,用文字记录工作和生活的心得感悟,在已被微商,代购,鸡汤,晒娃淹没的朋友圈里犹如一股清流般的神奇存在,(别骄傲,今天还没更新呢,快),每篇必读,读完必赞,几乎不会失望(当然一张专辑首首爆红也不现实)。
一时手痒也写点东西,写点什么呢?就说说最近工作中出镜率最高的一个词 – “服务体系”吧。一家之言,欢迎拍砖,但请轻拍!
初次听到这个词是2013年,全称好像是 "养老机构运营服务与管理标准体系",从名字的理解,这里面是两套系统,服务和管理。
养老机构的服务版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如果细分主要是8部分:
1.生活服务,2.专业护理,3.社区活动,4.餐饮服务,5.物业服务,6.医疗服务,7.健康管理,8.康复训练。
市场营销被我放在了待定席,是进还是退,卡壳中。如果还有补充,请指正。
有的机构把1和2合并,统称为护理服务;有的把生活服务中的出行预约、事务代理等提取出来,称之为管家服务;有的因为医疗资源整合等等原因,6、7、8的分类和名称也会有所调整,虽然“名字”不尽相同,但内核是一致的。
机构根据自身的产品定位和运营规模,确定服务版块(比如AAC,专业护理和康复训练肯定就不需要啦)。这样,服务体系的一级目录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接下来要确定二级及以下各级目录,这部分显示出的就是各版块的专业水平了。有的时候只看目录就能大致把整个服务的脉络、逻辑、重点要点,清晰完整的展现出来,有的你看到的就是一堆文件名,毫无层次,高下立现。
鉴于项目不同,服务模式不同,这部分内容我无法给出具体建议,(例如餐饮服务,自己的餐饮团队和委托第三方,二级目录肯定有差异)。所以相信自己的团队,把工作布置下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排好队,开始领作业啦,记得按时保质的交作业呦!
关于服务体系里具体要写什么,还想再啰嗦两句。我的理解,它是一套完整的“服务说明书”,是可落地,可执行的工具书(这也是领导反复强调的),涵盖整个服务版块的“服务制度,服务流程,服务规范以及所有表格表单”。
作用主要在三个方面:
首先就是明确在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各类要求和标准,说白了就是请务必按照体系文件中写明的去做。不知道的,忘了的,打开文件温习一下(先打顿板子,下次就记住了)
其次,涉及与其他部门联动时,遇到不确定的情况,打开服务体系文件,总有你要的答案。
举个例子,也是我经历的,长者想去医院看病,家人在国外,希望机构派个人陪同,问护理员这事怎么办,护理员把医疗服务体系文件中关于“陪同就医”部分调出来,有服务流程,有收费标准,还有要填写的预约单,跟长者说明情况,填好单子,转给相关部门,这件事就解决了。
最后一点,辣么厚厚的几本服务体系成果放在领导办公桌上,你懂的✌️。
再简单说说管理体系。
提到管理,大家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人、财、物。在养老机构中,人包括两类,员工和住户。此外,它还有自己特有的管理版块,我叫它三控:质控,风控,传染控。不经意间管理体系的一级目录也整出来了
1.人力资源管理,2.住户管理,3.财务管理,4.资产管理,5.服务质量控制,6.风险控制,7.感染预防与控制,8.综合管理
至于后面的各级目录和管理文件,赶快布置作业吧!
最近在看个选秀节目,经常看到4位评委:“我觉得ok”, “我觉得不行”; “我觉得可以”,“我觉得很普通”; “我觉得完全ok啊”,“我觉得完全不行”。--- 所以,懂了就懂了,写给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