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6日,农历润六月二十五,一墨满两个月

反思能力=观察结果(现象)+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

故事一

观察结果:每次看到爸爸打来电话,心理就有反感之意,觉得他不够干脆,导致还未接电话心情就不好,就反应在说话语气上,挂完电话后又觉得自己难受不应该。

研究原先假设:爸爸不干脆,话说半天说不到重点

校正假设:假如,看到爸爸打电话来,想到他是想我了,或者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我是他女儿,我不帮他,谁帮他),我马上耐心的接听了,内容不管能不能做到,至少挂完电话大家心里都好受一点,不至于火上浇油。

爸爸读书少,他说话慢,只是想把话说得委婉一点,他尽量让自己说话让我听起来不像命令的口气,已经为我想得太多了,把你对陌生人的耐心放一点在他身上。

故事二

观察结果(现象):早饭过后没洗碗,把大宝二宝哄睡觉之后,自己看了一会书,睡了午觉,听到有人说话,我就醒了,看见妈妈没事做,过一会我准备去把碗洗了,却听到妈妈进屋烧火,准备洗碗,也就没去洗,我隐约听到妈妈念了什么。

研究原先假设:看妈妈没事就希望妈妈把碗洗了,自己好偷懒一下

反思校正假设:假设我主动一点,把宝宝哄睡着就去把碗洗了,这样自己就不会心里难受,歉意了。妈妈也可以轻松点,好受点

妈妈每天喂猪,做饭,还要帮忙带大宝(20个月),家里妈妈最辛苦,我自己知道,却一直懒洋洋的,我讨厌这样的自己,希望通过反思日记改正我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