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粥记


那年那月,田中念初中,住校一周回去,常常是带回一身“粥”迹斑斑的衣服。因为“打粥”时候老大的饭盒饭碗总会荡出来的;要么在自己身上要么在同学身上。而家里油水少的自然打一碗还填不饱。一回不知谁家带了好菜,似乎是腌菜烧肉什么;于是乎大家比赛喝粥就有了“噱头”,自然不管“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之类的“子曰”了;我也哗哗啦啦打了三次粥。什么概念?大搪瓷碗整整三大碗;就这样喝进肚子。大家吆五喝六的喝得酣畅痛快,大汗淋漓。真是年少不知“粥”滋味!后来一个上午老跑茅厕;在那个地方与刚刚比赛的同学相遇,大笑不已。那个吃得贫乏的年代,粥是留给我也许包括我们相当难忘的记忆;有时候物质尽管不怎么丰富,但生活从来不缺少快乐。呵呵!


每一个晨读后,赶往食堂“打粥”那是定规。为了早点填饱肚子,排队的时候有些挤挤嚷嚷也是自然;特别是冬天;而老师们怕我们被“滚粥”烫着了,也牺牲赶餐顿的时间来维持排队的秩序;这也是定规。依旧是那样的早晨,敲着铝制饭盒跑到食堂,不曾想打粥的排队都排到了食堂门口。也记不起是碰到了那个好同学在队伍前面,我厚着脸皮“嘿嘿”两声就插了进去。就是这个时候,有人一把抓着我胳膊拉我出来。回头一看竟是校长。结果是罚站在食堂半个早晨。但他教给我一句“无规矩不成方圆”至今难忘。我很感谢过去的惩处教育,让我更懂得生活之规则的重要。而今已是教师多年;却总感觉如今少有了让校长和老师对学生进行惩处教育的空间;其实褒奖和惩处不正像天地万物所处之白天和黑夜一样不可少吗,为什么今天的学子只一味求鼓励而难加之以批评呢?如此想来,令人唏嘘。


现如今很多地方有了粥店,喝五花八门的粥是为了养生。我也爱到粥店去喝粥,更多是想重温那年那月,不想总不得。只是有次偶尔经过一家粥店,忽然想见一对子儿驻足感慨;上联是“人生好似一锅粥”,下联配“滚煮煎熬无尽头”;虽不工整又无横批;但回味过去的日子,这对联或多或少跟那年那月喝粥关联,尽管不够切合;也许我给加上一横批会多一些蕴藉------“里面有滋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