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生病之外,你感受到的痛苦,都是你的价值观所带来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困境和挑战。

你可能现在由于公司裁员而失业,四处寻觅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内心充满焦虑;

你可能满怀壮志地投资创业,却不幸失败,一生的积蓄瞬间化为乌有,满心悔恨;

你可能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别人开着豪车,住着豪宅,搂着娇妻,在海边悠然度假,而自己却难以企及这样的生活,从而感到无比痛苦。

当你接受不了这些现实,想不开,也放不下时,

其实应该反思一下,我现在感受的痛苦真的是事情本身造成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

稻盛和夫说过,“除了生病之外,你感受到的痛苦,都是你的价值观所带来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将物质的丰富和外在的成就视为衡量成功与幸福的标准。

有这样一组数据:

中国有 10 亿人还没有坐过飞机,有 5 亿人还没有用上马桶。2023 年,我国人均月收入是 3268 块钱,这还是包括马云等富豪在内的平均值。
当我们把目光放至全球,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有 7.35 亿饥饿人口,2.82 亿人在饿死的边缘挣扎,1.14 亿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我们一语带过的都是冰冷的数字,但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他们所面临的是生存的挑战。

对比之下,

你现在所拥有的已经比很多人都要多。

然而,为什么我们还是感到痛苦和焦虑呢?

这正是因为我们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
我们总是在与他人比较,追求那些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物质和地位,却忽略了生活中已经拥有的美好。

我们再从历史的长河来看,

在古代,大部分人的大部分时间都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而往后,如果经济形势依旧不佳,赚钱会越来越难,还不上房贷的人会增多,破产的人也会增加。

你现在你的心情是不是比刚才要好受一些了呢?

其实我们现在已经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不论发生什么,只要身体健康,在城市随随便便找一个工作就可以活下去。

无论如何都饿不死,何不好好活着。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六祖坛经》里的一句话:“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

意思是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完整圆满的,无需向外求。

我们总是被外界的权色名利所诱惑,认为只有获得这些才能幸福。但随便翻一翻历史,就能看到无数获取世俗成功的名人并不幸福的悲剧故事。

比如,有些名人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却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和健康的身体;有些富人在追逐金钱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深陷牢狱。

这些都在告诉我们,成功不等于幸福,来自外界的认可,并不能提供给我们稳定的安全感和自我价值。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我们的价值观。价值观不改变,我们就永远无法摆脱痛苦和焦虑,永远无法真正感受到幸福。

请记得,

问题是解决不完的,钱也是永远赚不够的,不要用有限的人生去追求那虚无缥缈的安全感。

我们每个人的内在已经拥有自己需要的一切价值和资源。珍惜当下,享受当下,活在当下。

正如杨绛先生曾写道:“每个人都会有一段特别艰难的时光,生活的窘迫、工作的失意、爱的彷徨不可终日。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你怎么与它们握手言和,所以你都不必害怕的,日生月落,总有黎明。”

所以,振作起来吧!别担心,别灰心,要学会自己给自己加油,好好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