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以来,我一直坚持学习和练习站桩,至今有200+天了,走过了“百日筑基”阶段,正向“三年一小成”的千日目标进军。
从无极桩到太乙桩,从普通学员到志愿者,从单纯习练到伴有笔记的练习,边学边练,边练边答疑,边思考边做记录,......,一路走来,虽有付出,但收获更多,非常值得。
时值年末,看到一期又一期学员们从入班到结营,又继续不断精进,同时伴随着他们的提问,以及老师们的答疑解惑。
现将我想到的有关站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便更好厘清一些馄饨和复杂问题。
首先,从无极桩过渡到太乙桩的变化,主要是身体进一步膨胀打开,骨架逐渐撑开。由于姿势的不同,气血循行方式也会变化,带来习练者的感受也会不同。
功夫是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不断调整和纠错中逐渐练就的。
一、桩架问题
1. 手形:手指不要绷紧,要微曲筋才能挑起来。四指微微分开,虎口撑起来。
2. 手腕:手腕不要松懈,要微挑,但不折腕而保持平直,气血更好疏通,力达指稍。
3. 手位:在肚脐以上、胸口以下即可,这样更容易放松。
4. 虚灵顶劲:不要太过,过犹不及。下巴微收要适量。同时头不要前倾前探,不要僵紧,否则容易头晕。
5. 含胸与拔背:含胸不是弯腰驼背。只要身体中正,前胸挺直后再微微吐气放松,就是含胸了。
拔背,是在开背展阳中的肩窝内旋之后,抬起手臂,此时肩胛形成左右延展的拉力。同时松腰坐胯形成上下的拉力,那么后背就形成了“十字力”。
6. 松腰与坐胯:松腰,不是腰腹前挺,而是往回收之后下坐,更不是先曲腿。
腰腹前挺然后往后移的同时臀部要往下收敛,但是腹部要放松。也就是说,不能依靠腹部的收紧来实现松腰。
7. 沉肩与坠肘:先端起来两臂,再放松下来大臂,让肘坠下来。
8. 膝盖弯曲:当松腰坐胯到位了,那么膝盖也就被动弯曲到位了,实际上是膝盖微曲, 也不受力。
9. 双脚位置:双脚分立,与肩同宽或略宽,脚尖在一条水平直线上。
10. 内撑外夹:当双脚内侧平行,且松腰坐胯到位之后,内撑外夹的感觉应该就有了,之时有人海感受不到而已。
二、身体反应问题
1. 酸、麻、痛、胀、抖动:这是身体疏通经络时的反应。
2. 出汗、发冷、痒、针刺感:这是身体在排各种邪浊时的反应。
3. 身体感受高低、长短、歪斜等不平衡:这是深层气脉的调理感觉。
4. 耳鸣、打哈欠、排痰、打喷嚏:调理几条重要经络。
5. 恶心,想吐,便秘:调理肠胃时的反应。
6. 头胀、头皮紧、头上像戴帽子:这是气感。
7. 深呼吸、长出气、很累:气不足的表现。
8. 身体晃动、站不稳:这是下盘较弱、力量不足的表现。
..........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三、心法口令中词汇理解
1. 头顶天心,脚踏地轴。
这是一种想象,你在广袤浩大的天地之间站立,天地人合一的状态。此时,你的头顶就是天心,脚下就是地轴。
2. 抱神以静,气归元海。
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让心宁静下来,同时浑身放松之后,气机循行,丹田为纳气之所,则气沉丹田,归入身体的元海区域。
3. 抱元守一,入静运功。
这里的“元”就是“一”,守一就是守住神,神不散不跑;守住气,气不浮不躁。即元神、元气要守住,神气相合,肾气合一。
4. 返虚入浑。
这是一种境界。虚空的对立面就是浑厚博大,代表实。事物的规律是物极必反,当走到一个极端时,就必然开始向另一个极端转化,这也是中国的阴阳文化或太极文化,也是宇宙自然的循环法则。
比如,昼夜更替,四季轮回。阳尽了,就开始生阴;当一天夜晚24时达到至阴时分,就必然接着第二天的生阳了。
类似地道理,当练功练到了至柔,也就到了至刚阶段。当练功进入虚空的状态时,就是有的状态,真空而妙有,即返虚入浑了。
四、思维上的障碍
相比较而言,站桩中的功法相对不难,最难的是心理思维上的偏执和障碍,它会阻碍你坚持下去的决心和信心,容易动摇和产生疑惑。
所以需要不断察觉自己和反复纠正,也就是经常反观内照自己。只有自觉意识到自己犯了执着和贪求的大忌,才能减少和消除心理障碍,帮助你长期坚定不移练下去。
1. 站桩带来的身体反馈,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一切反应都是身体调理的需求。
比如:我今天感觉脊柱很重(轻),或者人变大(变小)了,是好事(正常)吗?
2. 贪求、执念、妄念等目的性的念头不小心就产生了。
比如:怎么没有气感呀?之前有热流涌动,现在没有了,怎么回事啊?能治好高血压吗?等
3. 进道若退。每一次困惑之时,很可能是突破来临之际。
比如:我感觉自己不会站了,怎么都不对,是不是退步了?
4. 有愿心而无目的地站桩,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比如,站桩能治疗糖尿病吗?
5. 站桩是面镜子,照出身体当下的问题。
比如,我肩膀麻胀痛,怎么回事呀?
6. 头脑意识和身体能力的不同步。
很容易出现“明明白白做不到”的情况,即脑子明白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做,但因身体能力尚未达到而姿势做不到位;有时是反过来,即身体已经做到位了,但头脑还没有意识到。
总之,站桩,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非一日之功,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练习的过程。
同时,站桩又是在不断修身体和养心性,培固元气的过程,也是探索自我,了解生命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执着,不追求,松静自然是根本,但又离不开心界开活,活学活用,再加上顺道持久,出现任何反应都是正常顺症的,要接纳当下的自己,假以时日,方能不断净化身心,遇见更加健康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