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大三末尾的我,该何去何从

不懂是不是大家都对自己步入社会之后要从事什么会有些许迷茫,反正写下这篇文章之前我是比较的纠结。现在就把自己的心路历程写下来,希望能给迷茫的你一点点的指引,同时多年后自己也回头看看这篇文章,又是否有不一样的感受。

大学里不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

不敢想象我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暑假已经过半了,即将步入大四,自己好像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之后的路我该怎么走?工作?考公?考研?我庆幸在大三的时候我就开始思考这件事情,现在想想不免嘲笑之前的自己。

大学里就好像应了几乎所有高三学生都听过的一句话。

“上了大学,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然而现在想想这句话归为世界十大谎言也不为过。

大一大二真的是全在玩,什么社团,班级活动,游戏,打球,翘课,喝酒,K歌。。。寒暑假在家,白天宅家上网,晚上出门瞎嗨。就是这样仿佛释放了自己压抑的三年。在玩乐中虚度时光,完全没有一点点的危机感。那两年感觉就是一瞬间就过去了,可能荒废的时间没有一点点值得留恋的点,才会让人觉得一眨眼就消失了。

直到大三,看见身边的同学,获得了什么什么省赛奖,国赛奖,听爸妈说哪个哪个邻居的小孩考上了公务员,进了个国企,自己的好兄弟也都开始准备简历,准备考研,顿时感觉身边的个个人都比自己要优秀的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而自己还是浑浑噩噩的,失落感油然而生,有时候常常在想现在的自己除了差劲还有别的形容词吗?

我想改变,不愿落在别人后头。

我开始有了危机感。

于是我开始认真学习,先把学校课程搞定,幸运的是付出还是有回报的,从大一进来末考排名班上三十几进步到班里前十,再到专业课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我开始逐渐的有了信心,在此期间对Android开发产生了兴趣,开始买书自学,恶补大一大二落下的知识,奋斗的时光很艰难,但是也慢慢的喜欢上了这种奋斗的感觉,本以为就这样以后应该就会走上程序员这条道。

父母总是盼你好,希望你少受点苦。

然而事情总不是那么如愿,爸妈希望我去考公务员,以至于到后来几乎每一通电话里都离不开唠叨让我去考公这件事,他们觉得一辈子平平淡淡能过个不愁吃穿的生活就足够了,不愿我在外受太多的苦,觉得大城市的生活压力太大,不如找个小城市舒舒服服的生活。

而我,不知道是叛逆还是不愿过这样轻松的生活,总是反感他们让我考公,甚至到后来经常为这件事和家人吵架。总觉得可以仗着年轻的资本去外头闯一闯,然而你却不知道父母在家是有多为你担心。

记得我妈跟我说的一句话,她说“你在外头上学,你爸上班去的时候啊,我一个人在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听到耳朵里难受在心里,在父母身边待了快20年,到了外地上大学,他们还真的是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我也想离家近点,有时间常回来陪陪他们。所以我开始重新思考考公这件事情,毕竟爸妈的心愿。

程序员?还是公务员?

其实我也不懂该如何抉择,所以我选择上知乎去看看别人的看法。

最后结论让我哭笑不得,干程序员的人觉得公务员好,干公务员的觉得程序员好,这让我有点怀疑人生的感觉。不过仔细想来这样的结论还是有点道理,关键原因我觉得在于大家对自己现在职业的感受不及当时自己对这个职业的期望。所以才会对当时自己的选择有了怀疑,可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嘛,没有什么事情都是如愿的。

不要空谈,既然年轻,为什么不都去尝试呢?

这件事其实我想了有个把月了,后来发现光想有什么用呢?你现在就能去梦寐以求的大公司吗?你说考公就一定能考上吗?

与其泛泛空谈浪费时间,不如早点开始努力奋斗。

一个是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一个是父母的期望,既然无法抉择那为什么不一起提上议程呢?两相兼顾既不让父母失望,又给自己多一条路走不是很好吗?

我也想过自己有那么多时间去学吗?当然有,每天早一点起床,把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的时间给捡回来,多利用一下碎片时间等等。想要努力去学还怕挤不出时间吗。关键是你想不想的问题。

奋斗和努力应该是进行时。


文章原创,转载请联系我。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别忘了点个赞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