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完美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四十五章》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是送给“完美主义”者的,老子在这一章里告诉他们这个世界就没有完美的事物。

老子确实了不起,在两千多年前他就看出来世界不可能是完美的,而这一点被两千多年后的世界顶级物理学家证明了,这个世界确实没有完美的,连圆圈都不可能画的完全重合,都会有误差,总会有一微忽。

即使是航天工程也会有误差,只不过很小,以致不会出现问题。从这看,很多科学不能揭示的自然奥秘,哲学是能够揭示的。科学不过是不断证明,哲学所描述的世界是如何究竟的。

“完美主义”要不得,伤人伤己。人可以追求完美,但那是一个方向,没有这个方向人类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可是,任何一个被设定的闭环都会有“缺”,这个缺是自然的,也是气口,没有这个气口就是封闭,就是死的,就活不了。

做事也是这样,每做成一件事,当我们做总结的时候,做事会觉得还可以做的更好,若是没有发现还有什么改正的空间,那你就是把事物看死了。

世界是运动的,哪有死的呢?看不出问题就是个人的水平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是自然的,我们不能责怪任何人。在团队不能责怪伙伴,个人做事不能责怪自己。责怪伙伴是求全责备,员工会在您死板和教条中工作不舒服,甚至产生意见;责怪自己是强迫症,把一个根本不可能完美的行为强加给自己,造成焦虑,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实际上若缺、若直、若拙、若呐是非常可爱的,因为她是柔软的,她是一位普通的人,与普通的人交流是愉快的。现在有很多书法家写楷书,横平竖直,中规中矩,能把楷书写好那是功夫,但是人们更喜欢魏碑、隶书、篆书等。拙朴、圆润,有生命的灵动。

人不能太完美,太完美使人对您产生距离感,不便交流,呆板,没有情商,还是随和些;人也不能太精明,把什么都算的很清楚,像诸葛亮,鲁迅说他“近妖”,真是的诸葛亮并不是这样。人还是傻点好,当然也不能太傻。

怎么才是正好?老子说:正。清静为天下正。寒冷了我们躁躁,跑跑步;热了我们心不动,体守静,就不热了,心静自然凉。

这就是阴则阳之,阳则阴之,都在一个轴心上调整,保持平衡,这个轴心就是正。保持若缺、若直、若拙、若呐也是要靠正,偏左偏右都是偏执,都不行,都是完美主义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眼前的苟且,也许正是别人所寻求的远方。 小时候,每逢假期结束临近开学,都会央求父母为自己准备一套全新的文具,然后...
    君子慕兰阅读 652评论 7 6
  • #98 最近又翻译了一篇文章,本来最近很忙都没有时间当志愿者给公众号翻译了,但是阴差阳错接了任务,就挤时间出来翻译...
    花花骚年阅读 478评论 1 1
  • “我们一直坐同桌好不好?” 在看《最好的我们》的时候,弹幕里常常飘过类似“青春欠我一个余淮”这样的句子。也有人说“...
    赤兔少女阅读 3,001评论 17 56
  • 文/刘墉 我有一个朋友,单身半辈子,快五十岁时突然结了婚。新娘跟他的年龄差不多,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只是知道的朋友...
    长文共赏阅读 273评论 0 1
  • 我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我有很多缺点,我也会被人排挤,非议,误解,但我在自己的爱的世界里,永远都是自由的,飞翔的,快乐...
    Becomingzoe阅读 27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