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7【学习有感】成长的关键

你认为在你成长的道路上,最关键的因素到底是什么?不知读到这篇文字的你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朋友圈里有友友发这一条视频,是魏智渊老师的,不由得点开来细细品味。

作为魏智渊老师,不愧是一代大咖。他称阅读,写作,教研,这只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成长的道路上,也遇到了许多贵人,那是一个人发展的机缘。而真正引发一个人成长的是——困境,以及对困境作出的反应。在他的人生中,经历过三次比较大的困境。也正是这三大困境,给他带来了三次深度的生长。

作为一代中师生的他,在小学、初中、高中都有过执教的经历。在县城一所最好的高中里,使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困境:不擅长表达,有社交恐惧症,再有趣的课也会被他讲得索绕无味。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不喜欢他的语文课,在他的语文课上睡觉。

那怎么办呢?魏老师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收拾学生一顿,而是深感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我在想,英雄果真思维不等同于一般人)。并在心中暗自立下誓言:绝不在自己的课堂上叫醒一个睡觉的学生,除非自己的课让他醒来!

每天早晨五点醒来,到晚上夜半睡去,魏老师使出了自己的洪荒之力开始研究教材,《红楼梦》里一个小小的篇章,他便将解读写满了又厚又大的一个教案本。

就这样,六年来他的成长人人可见。他也从普通班执教到火箭班,渐渐地,居然有外班的学生到他的班级里蹭课听。六年后,他在县域内成为了人尽皆知的业务上的教学能手。

这是他教学能力提升最快的时期。试想:如果当初回避了这个困境,像普通老师一样视而不见,而不是直面挑战,结果自然会完全不一样。

就在他成为县域里一位非常优秀的语文教师时,却毅然辞职后任职到一所私立学校。

在这所学校,魏老师又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班级带得也是一塌糊涂,一度让他内心产生了深深的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不适合教书?甚至在寒假时,重新参加公办学校的应聘。“战?”还是“逃?”心里曾产生了深深的犹豫。

最后仍旧选择留了下来。因为有执着的信念:“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站起来。”在那里,他毅然选择了买书阅读深耕自己;录制课堂教学视频,自我查看原因;提前进班和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开始真正地喜欢上了学生和课堂,从而也更加理解学生和理解教育。

在仅仅只做过两周教研组长的经历下,他担任了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的小学部校长。一个学期下来,就获得家长和社区的认可,一年下来,就在区域内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一方面是办学条件好,另一方面就是成为校长后,不能再躲在他人身后,而成为了一所学校的最后一道屏障,这样的困境让他获得了突破。

在三所学校连续做了七年校长,即将出版《高手校长》。一个曾经社交恐惧症的人,居然会对管理也有这么多的心得,这其中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突破?但也正是这样的突破让他理解了教学,理解了学校,理解了教育。

感激困境,它让人痛苦,感激困境,它也让人成长!每个人都正在是与困境搏斗中,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困境,也即契机!面对困境,我们该怎么做?我也似乎有了启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