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敏感期(一):孩子哭闹,你怎么也哄不好

你是不是觉得孩子无理取闹,怎么都哄不好?

你是不是觉得孩子有洁癖,让你哭笑不得?

你是不是觉得孩子追求完美,让你很无奈?

现在四岁半的星星,有点固执,有点小洁癖,有点追求完美。



一岁的星星

“星星,要吃饼干吗?”妈妈拿出一块圆圆的饼干。

“好。”星星非常开心,正准备接过去。

“会不会太大了?”妈妈自言自语道,顺手把饼干掰成两半。

“哇·····不,不。”星星开启大哭模式,微笑的小脸一秒钟挂满眼泪和鼻涕。

妈妈一脸错愕,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心想,我不就是掰开两半吗,又不是不给你。

妈妈把饼干都放到星星手上,“来,妈妈都给你。”

“不,不。”星星依然毫不领情,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无论妈妈怎么安慰,都无济于事。

满耳朵都是星星的“不,不,不”。

直到——妈妈重新拿了一块新的饼干,星星才停止了哭声。


两岁的星星

睡觉前,星星喝完水,把水杯盖好,小心翼翼地把水杯放在床头柜上。

东摸摸,西摸摸,还是没有回到床上睡觉。

妈妈一看,小家伙正在摆弄水杯把手,一会往左边挪一下,一会往右边挪一下。

“星星,我来帮你。”妈妈自告奋勇前去帮忙,把星星的水杯放到了最里面。

“哼,不要。”星星夺过水杯,依然在原先的位置打转。

经过两分钟,水杯的把手朝外,正对房门。

终于,星星找到了合适的角度和位置,深深地舒了口气,一脸满足。

“ 这有什么差别吗?”星星的世界,妈妈不太懂。



两岁半的星星

晚上,星星把玩具摆在了自己房间的垫子上,一个个排排好,整齐的像一支列队。

第二天星星跟着妈妈上学去了。

下午,妈妈一到家门口,就听到了星星的哭声。

“哇哇·····”星星指着垫子,哭的说不出声来。

一旁的奶奶不停地解释:“我是好心帮你收拾,怎么这么不懂事呢?“

糟糕,奶奶不懂星星,把玩具全部收拾起来了。

第三天,星星出门前,跑到自己的房间,重重地把门锁上。

“奶奶,你不要进我房间。”星星走到奶奶面前,大声强调。

哎,对奶奶的信任感就这么丢了。



三岁半的星星

“妈妈,请你帮我盛一碗饭。”

“好的。”

妈妈盛好饭,把碗的边缘上的米粒都拿走,特地给星星做了一个汉堡状的饭团。

“谢谢妈妈,好美味啊!”星星捧着干净的小碗,给妈妈一个灿烂的微笑。

看,妈妈现在已经很懂星星了,是不是值得表扬。


四岁的星星

妈妈开车送星星上学。

每天会经过一个红绿灯路口,车子可以直行,也可以左转。

一般星星和妈妈都是选择左转的这条路。

在绿灯亮起的时候,妈妈告诉星星:“我们今天换条路。”还没等星星答应,车子就嗖的一下出去了。

“我不要走这条路,我要你重新开,重新开。“星星坐在后面不依不饶,一直哭到学校。

好吧,妈妈还得继续学习,下次会记住提前和你商量的。

对于星星的这些表现,星妈一开始也很头疼,后来发现这是孩子秩序敏感期的表现。秩序敏感期是什么?秩序敏感期为什么需要保护?怎样帮孩子平稳度过敏感期?星妈将在下一篇具体阐述应对秩序敏感期的方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