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大概在09年就在县城买了房。
在我的印象里,放假都是在路上度过的。
由于我父母工作原因,一直没怎么住过,放假也是去奶奶家,直到后来我读高中时(17年的时候),我父母的工作才调到县城去,县城的房子才慢慢开始住。
虽然这个房子买的地理位置很好,去商业街,菜市场什么的都十分方便,附近也有小学,但是我父母工作和我读书都不太方便,于是便在我学校附近租了个房,正好离我妈上班的地方也近,于是县城的房也只有放假的时候偶尔才去住住,还是几乎每周都会回奶奶家。
在我高中毕业后,我家人在工作附近买了新房,虽然离商业街比较远,但是工作读书方便。新房在22年一月初的时候装修好了,正值新年,快过年了,按照以往我们一定是会回奶奶家过年的,但是今年买了新房,我妈妈想在新房过年,把奶奶接过来,我爸没有否定,但是他还是说如果奶奶不想在这过年那就去乡下过年。
爷爷早在14年就去世了,调到县城去后,我父母想把奶奶接到县城去住,但奶奶不乐意,她还是喜欢住在乡下,也放不下家里的田地,拗不过奶奶,还是让她继续住乡下。
奶奶家养了很多鸡,种了菜园,养了一池塘鱼,还种了几亩稻田,前几年还种了花生地,姑姑他们都叫奶奶不要种这么多,毕竟也六七十了,不要太操劳,但奶奶可能是过惯了操劳的日子,执意要种几年。爸爸会经常回去,叔叔在外地打工,大姑在外地经商,小姑虽然也在县城,但是她也忙她家里的事,每每农忙之时我爸爸便会下地去干活,有时实在忙不过来小姑也会回来帮忙。割稻子,晒谷子,拔花生,掰玉米,拾棉花,割鱼草,捕鱼等等我也都参与过。
那天晚上妈妈又跟爸爸商量今年在县城过年的事,爸爸晚上应酬喝了点酒,大抵是有点上头,商量着商量突然说:“那你们在县城过年叭,我要回家陪我娘,我娘在哪我在哪”我妈妈说把奶奶接过来,我爸又说:“你要初二回家我娘肯定是不可能的,今年养的猪还在家里,杀了之后肉在家里也不放心,还有腊了几十头鱼在炕上,反正我娘去哪我就去哪。”隐隐有点冒火的苗头,对着我说:“方圆,你说呢,你说在哪过年。”我当时在玩游戏,不知道说什么,便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也许是压力大了,也许是酒上头了,我爸恼火了,说:“我知道你就喜欢玩手机,手机就是你的快乐,你也不在乎我们,我们怎么样你一点也不关心,你奶奶今年已经七十好几了,还能活几年”声音有点哽咽,我很触动,但我不知该如何回复,只能选择沉默不语。“我娘把我们养大不容易,所以我一放假就要回去住,我喜欢在坐在火堆跟她唠一唠……”最终我爸去睡觉了…
着实我发现可能我对父母关注太少,或是表达不够外显,或是跟爸爸有一定隔阂,好多事情都是借妈妈之手。虽然可能表达感情这件事已经在我家已经形成了定势,但我希望能有一点点改变。
家与爱是紧密相连的,没有爱就没有温馨的家,没有家哪这来浓厚的爱。
今日战胜了惰性,好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