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片段来源《非暴力沟通》
如何使用负责任的语言来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呢?有个练习曾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和欣喜,使我从此很少感到沮丧、内疚和愧疚,这个方法就叫做: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希望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自己的人生选择,并找到快乐的生活方式。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很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
“选择做”“代替”不得不“这话句的含义:面临困难或不情愿的情况,但仍然决定去做某件事情。这表示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责任的承担。(what)
“选择做”代替“不得不”,不仅是语言的转变,更是心态的积极调整,减少抵触情绪,提升幸福感。这种思维方式促使我们在各种生活情境中保持乐观、自主,享受成长和充实。(why)
“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先清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设定具体、可实现的目标,让任务变得更加有方向感和目的性。当遇到困难时,将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不要看作被迫接受挑战,而是看作成长的机会。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如果可能的话,与他人分享计划和进展,需要帮助时主动求助。定期回顾自己的行为和决策,看看是否真正实现“选择做”代替“不得不”(how)
在工作任务、学习新技能、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家庭责任等方面,我们需要采取更加主动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任务和挑战。将可能觉得被迫或无趣的事情,转变为我们“选择做”的事情。(when)
A1作为家长,平时工作繁忙,当学校有任务需要家长陪伴孩子参加活动时,总感觉这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像今年参加六一儿童节,匆匆赶到学校,孩子的节目表演已错过,参与活动因为事先没有参与排练,所以和孩子配合度不是很高。
反思:回家看到孩子心情低落的样子,我感到深深的自责,深刻体会到了作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时光,用心去感受他们的成长和变化其实积极参与孩子的学校活动,不仅能够更好地支持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还能够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因此,以后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些任务,将“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A2为了促进亲子关系,深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计划选择参加孩子学校的今年元旦庆祝活动,以下是参与计划。
1、活运之前我会提前做好准备,详细了解活动的内容和流程。
2、在活动现场,我将与孩子一起互动,共同参与各项活动,无论孩子表现如何,都会给予他鼓励和支持。
3、我会用手机记录下这些美好的瞬间,留作珍贵的回忆。
4、活动结束后,我会询问孩子对活动的感受,并与他一起回顾这些美好的时光。
5、最后,向学校和老师表达感谢,感谢他们组织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有机会与孩子共度美好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