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大的愚蠢,就是在这3个方面,“耗尽”子女的福分

若这篇干货解决了你的困惑,点赞让更多朋友看到,关注我获取专属问题解答,评论区留下你的独家见解!

上周去表姐家吃饭,亲眼见证了一场“母女大战”。

外甥女琪琪刚考上重点高中,表姐逢人就炫耀“我闺女随我,聪明”。可饭桌上,琪琪刚夹了块红烧肉,表姐筷子“啪”地敲在她手背上:“胖成球了还吃!你看看人家小雨多苗条?”

琪琪当场摔了碗:“小雨好你认她当闺女啊!我中考全市前50名的时候你怎么不夸我?”说完摔门回屋,留表姐冲我干笑:“现在孩子真难管,说一句炸十句。”

我心里直摇头。表姐从小活在“别人家孩子”阴影里,如今却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家长模样。这些年她天天逼琪琪学奥数、练钢琴,琪琪考砸一次她能念叨半年。去年琪琪抑郁到割手腕,她还在抱怨:“现在的孩子就是矫情,我们当年挨打挨骂不也长大了?”

多少父母就像表姐,明明掏心掏肺为孩子好,却亲手把孩子推向痛苦深渊。最扎心的是,他们往往在3个地方,把子女的福气一点点耗光。

01 透支孩子的“自主权”:你替ta活,ta就废了

去年同学聚会,听说高中班长李浩“啃老”十年没上班。当年他可是全校偶像,高考直接保送清华。可如今35岁的人,出门买瓶酱油都要给他妈打电话:“妈,超市生抽买海天还是厨邦?”

后来才知道,李浩他妈是典型的“直升机父母”。从小到大,李浩穿什么衣服、交什么朋友、选什么专业全得听她的。大学时他想学考古,他妈冲到学校以死相逼:“学这个以后喝西北风吗?必须听我的学金融!”

结果李浩倒是进了投行,可每天上班像上刑。熬了三年得了焦虑症,辞职后再也没出过门。他妈现在见人就哭:“我为他付出一切,他怎么这么不争气?”

**心理学有个词叫“习得性无助”——当一个人长期被剥夺选择权,就会彻底丧失行动力。**就像拴着铁链长大的大象,就算解开锁链,它也不敢迈出半步。

反观我邻居老张。他闺女初中迷上Cosplay(角色扮演),天天在家缝奇装异服。老张非但没骂她“不务正业”,反而帮她淘布料、拍视频。现在这姑娘在某平台百万粉丝,大学还没毕业就开了工作室。老张说得好:“孩子又不是我的芭比娃娃,凭啥非得按我的剧本活?”


02 践踏孩子的“价值感”:你贬低ta,ta就烂了

抖音上看过一段扎心视频:

男孩考了98分,举着卷子冲妈妈喊:“妈你看!我进步了!”

妈妈瞟了一眼:“班上有几个满分的?”

男孩笑容僵住:“3个...”

“人家能考100,你嘚瑟什么?这道题讲过多少遍了还错?”

镜头里男孩缩着肩膀的样子,像被泼了盆冰水的小狗。

评论区有人说:“这不就是我妈吗?我考上985她说‘又不是清华’,我月入3万她说‘你表姐都当处长了’。现在确诊抑郁症,她又骂我‘身在福中不知福’。”

**脑科学研究发现,长期被否定的孩子,大脑杏仁核(情绪中心)会异常活跃,而前额叶(理智决策区)发育迟缓。**换句话说,这些孩子不是“叛逆”,是大脑真的被骂“残”了。

认识个开画室的老师讲过个故事。

有个男孩总把太阳画成黑色,家长觉得“心理阴暗”要带他看医生。老师却问他:“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男孩低头说:“我爸老说我是废物,我觉得太阳都是黑的。”

后来老师天天夸他“色彩感觉独特”,现在这孩子作品都挂进美术馆了。

孩子就像橡皮泥,你总说他“丑”,他就真瘫成烂泥;你说他“特别”,他就能捏出彩虹。

03 绑架孩子的“情感账户”:你的付出,成了ta的债

老家有个老太太,天天坐在村口哭诉:“我卖血供儿子上大学,他现在深圳买房都不接我去住!”

可村里人都知道,她儿子结婚时她就闹过:“没我你能有今天?彩礼必须分我二十万!”儿子创业失败时,她当众扇他耳光:“早知道你这么没用,当初就该让你弟上学!”

这种“牺牲型”父母最可怕。他们把自己活成债主,孩子从出生就背上“人情债”。

心理咨询师朋友讲过个极端案例:

女孩被父母逼着嫁给富豪,逃婚三次都被抓回来。最后一次她跪着哭求:“我可以打工还你们养我的钱,求你们放过我。”

她妈直接甩出账本:“从你出生喝的第一口奶粉,到去年整容的8万块,总共487万。还清就让你走!”

情感勒索就像慢性毒药。那些“我都是为了你”背后,藏着的其实是“你必须听我的”。

对比我同事王姐。她单亲带大儿子,摆过地摊、睡过桥洞,但从不跟孩子卖惨。儿子想放弃保研去创业,她只说:“妈这有5万存款,亏了就当交学费。”后来儿子公司上市,第一件事就是给她买套房。王姐却说:“你过得好,妈喝稀饭都开心。”

04 留福的人,都懂得“三放”

① 放手

孩子学走路时,我们生怕ta摔着。可要是永远抱着,ta就永远学不会奔跑。把点菜权、选衣权、交友权一点点还给孩子,ta才能在试错中长出筋骨。

② 放话

改掉“但是”式夸奖:“考了99分?但怎么没拿第一?”

换成“居然”式惊叹:“这道题这么难你居然做对了!”

③ 放债

别让爱变成高利贷。告诉孩子:“生你是因为我想要个宝贝,不是想要个银行。你过得好,就是给我最好的利息。”

写在最后

见过最通透的奶奶,在孙子婚礼上说:

“奶奶种了棵苹果树,有人夸它果子甜,我高兴;有人说它枝干歪,我也高兴——这说明我的树不用跟别人比,它活得自在。”

父母啊,有时候得学学老园丁。

少盯着别人家的花圃,少计较结了几个果。

只要根扎得稳,枝展得开,哪怕开不出牡丹,当棵狗尾巴草也能在风里笑。

毕竟咱们养的是孩子,不是盆栽。

父母的修行,是给孩子留福,而不是耗福。


若这篇干货解决了你的困惑,点赞让更多朋友看到,关注我获取专属问题解答,评论区留下你的独家见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