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又该给我打电话了,看吧,最晚明天晚上八点之前。”五十多岁的张姐和好友一起散步时说道。
“有啥事儿?”好友关心地问。
“没事儿,是我的工资到账了。只是,不知道这次又会有什么样的理由来套我的钱。”张姐哈哈一笑的脸上有点神秘,又包含着点疑问。
张姐开始讲述自己儿子的趣事。张姐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和儿媳在省城工作,一个孙女正上小学,有一套一百二十多平米的房子,房贷还没还完。小日子虽说能过得去,但也没多少余钱可以满足稍大一点的欲望。
因此,老大就总想着父母能帮衬他们一些。合着民间的歪理邪说,反正有两个儿子呢,父母的钱不要白不要,你不要,人家要,谁要来谁花呗。不过,老大和媳妇都是公职人员,接受教育多年,知道一个道理,父母的钱财也是他们自己劳动所得,除非继承,平时直接索要实在不好意思。怎么办,有孙女啊,大人拉不下脸,孩子可以。或者以孩子的名义也可以。
张姐这几年总结出一个规律,每到她发工资的这两日,孙女必定会打来电话。“奶奶,我们考试了,我考了第二名,你给我发奖励不?”“发,奶奶一会儿就给你发一个大红包。”
“奶奶,我参加了我们学校举行的演讲比赛,我得了一等奖。”“好啊,我孙女太厉害了,一会儿给你爸发个红包,让他带你去吃好吃的。
“奶奶,我看上了一个玩具,可我爸说他没钱,不给我买……”“别生气,奶奶给你买,一会儿我把钱转给你爸,我让他带你去。”
……
“多则一千,少则几百,几乎每个月都会以给孙女的名义给老大转钱。”张姐说,“如果他们要添置什么家具、电器类的大件,早不添,晚不添,什么时候我和他爸去的时候,才说要添置。我们在跟前,自然也就多多少少给他们出点钱喽。”
“那老二呢?你不能只给老大家的孩子吧。”好友问。
“老二跟老大不一样,老二平时不要钱,老二家的孩子也不给我们要,我们平时给孙子买点好吃的花点钱。但是,如果老二开口,就不是几百几千的了,那就是成万的数。”张姐依然笑着在说。
老二两口子做生意,开了两间门市,有时资金周转不过来,就找父母借,说是借,自然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啦。
“能帮到他们我高兴,他们现在年轻,创业也好,建自己的小家也好,都需要钱。起初我想只要我攒够了足够数量的钱,就面对面地分给他们哥俩,一碗水端平。后来,我打消了这个念头,把一个大快乐分成数个小快乐多好,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我们出手就行,做他们的后盾。我们自己心里盘算着不让他们任何一个吃亏。”
“都成了家还要时时想着贴补他们,被动的主动的皆有之,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好友感叹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