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陋习

作为一个时间管理上的傻逼,最近深刻意识到时间的利用不在于告诫自己在某特定的长时间段内专注于某一件事,而在于即使再忙也能分割出不同的时间块做不同的事情。

当我面对死线的时候,我总是迷信于死线的前一段时间内除吃饭睡觉外什么事都不干,只专心那个死线的任务。比如,我的论文要交初稿了,于是在离死线一个月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接下来这段时间内,我只能专心致志地写论文。出去浪?No. 健身?No. 约朋友面基?No. 以及其它一切形式的需要占用时间1小时以上的活动,全部say no。然而结果是,我因为没有健身长胖了,没有经常出门变成了山顶洞人,几乎没有任何社交活动。那我的论文写得怎样了呢?呵呵呵呵,这是个悲伤的故事。

我想着集中所有时间心无旁骛做一件事能达到预期的高效,最后发现这种情况下,心无旁骛都是假把式,时间利用率却极极极极极低。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大部分时间只是在用不活动来换取心理安慰,而没有换取实在的效率。我可能不出门,但是我极有可能在家无所事事待一天,什么都没干。然而如果我规划好每天健身的时间,或者隔一阵子出个门找朋友聚一聚,保持适当的文娱活动和正常社交,可能我的写论文的效率会跟现在一样,或者有可能更高,因为不过是把闲着什么都没干的时间拿来做别的事情了。

已经在这个问题栽过几次了,这次好像栽得尤为明显。所以道理就是,再忙也要健身也要玩,然后更加高效地做事,这他妈才是打怪升级啊。

立文为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