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报告你信么

最近一张测测你是左脑思维还是右脑思维的测试风靡了朋友圈,小伙伴发我时我也测了下,结果是左右脑50:50的平衡型。小伙伴觉得好神奇,本来觉得我应该左脑比右脑发达才是。我笑而不语,因为这样做选择题的测评理论上都是可以引导测评方向的,不管测评结果如何,本质上都不太会影响我对自己感性和理性part占比的认识。

我们的身边一直不乏一些小测试和测评的存在,常见的有星座测试,普通版的看看你的出生年月日,专业版的会帮你看星盘分析你的性格、情感和事业等。最近比较热门的有各种热情或天赋测试,找到你的生命中的几大热情或者你的前几大天赋等。在职业生涯领域,咨询师也会要求来询者做几个与之相关的测评作为参考。

测评和测评结果都是中性的,关键的是我们自己如何看待测评和其结果。部分被测人非常看重测评结果,测完之后觉得像是海上的一叶扁舟终于找到了方向,觉得自己以后都不会再碰非天赋之外的领域了。还有一些小伙伴看完自己的星盘后,顿时觉得对自己过往的种种不顺找到了原因,说难怪我这种星座的不适合那样呢。

看到了吗?测评到底在测什么取决于每个被测人看待测评结果的不同视角。

这里有两个误区需要有所觉察的:

第一,不要用此来贴标签。我是什么星座的,所以应该怎么样;你是什么类型的, 所以应该不要那样。这种标签化让价值观非黑即白,非常可怕。

第二,不要变成自己逃避某事的“合法”理由。因为测评结果显示我是什么样,所以我做不了那个。如果是这样,你就真的变成了自己的限制。要知道,能力的练习和肌肉的锻炼一样,都是愈用愈强,你越不用,就越弱。

所以,测评结果是一个客观事物,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来用它呢?

我们可以应用西蒙的黄金圈理论“why-how-what”,从“why”开始。如果我们拿到自己的一份测评报告,不急着去分析测评的具体内容“what”部分,先感受下自己的感受,是接受?认可?还是觉得不可思议?自己原来是这样?然后开始思考why:为什么自己有这样的感受?为什么是认可?觉得正好给自己的某些行为有了合理解释?为什么觉得不可思议?和想象中的自己有落差?

这些“why”背后往往体现了自己的价值观,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也会习惯性地倾向于和自己相同的观点等。所以这个自省“why”的机会正好可以让自己有所觉察和意识到自己的惯性思维,抽离开来作为旁观者看自己的价值观,是否OK或需要调整。在why校准后,我们再来看测评结果的具体分析,可能会更有指导意义。

毕竟测评只是我们某一个时段想法的横切面,并不能代表鲜活立体的个体,不要让一页测评纸限制了自己的活法,这样就太可惜了。



从黄金圈出发 

why-how-what


而要分析自己为什么认可这个测评结果 反映了自己什么样的价值观,如何做调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章来自:http://blog.csdn.net/mj813/article/details/52451355 ...
    好大一只鹏阅读 13,004评论 2 126
  • 文 ▏ 黄铭峰 DISC行为方式测试 简介:DISC行为方式测试(性格测试)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顿(“测谎机”的发明...
    通识智库阅读 5,698评论 1 10
  • 文 / 易怜秋 时光绕指流年,轻描淡写。总以为漫不经心便可以远枕无忧,不问尘世纷纷扰扰,不恋红尘刀剑无情。又怎料...
    易怜秋阅读 1,865评论 0 3
  • 只有做错事的人才会哭呢 因为他们没有底气 就只能软弱
    Venchin_阅读 1,579评论 0 0
  • 桑子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优秀,社团工作出众,身材高挑,也有着很多好朋友。就算其他人难以应付的七大姑八大姨,桑子...
    南阳枝子阅读 3,55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