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慰亲情

      中巴车嘶鸣着长笛,像一柄钝刀,笨拙地切割着候车厅沉甸甸的离愁。亲人的面庞在车窗后逐渐模糊,终于融入了远处的微光。忽然刮来的一阵风,凉意刺过皮肤,我眼眶中一滴泪陡然坠下,无声地跌碎在冰冷的地面。

      那汽笛之声,总在我耳畔回荡,夹杂着叮咛和嘱托,不知已浸染了多少离别的烙印。人生这浩大站台之上,多少人影婆娑,又匆匆退去,像浪花消逝于无边之海,所谓亲人,竟真似寒夜里的星子,既寥落又稀微。谁又不是谁今生的过客?谁的一生未曾几度沉浮于蹉跎之海?然而彼时年少,只懂在心底反复咀嚼着委屈,觉得无人懂得自己,也不曾得到过真正的关怀。那时的心,如一只孤伶伶困在茫茫旷野的小舟,划动双桨却总驶不出苍凉。

      记不清是何时起,母亲和外婆的脸庞逐渐被光阴的刻刀雕琢得沟壑纵横。她们的声音仿佛渐渐变得絮叨起来,话语里总翻来覆去是那些琐碎的叮咛与叮嘱,我那时却只觉烦厌。她们在厨房里身影蹒跚挪动,动作也一日日显出迟慢与笨拙。直到后来,方才明白,这迟缓与笨拙并非懈怠,竟已是她们所剩无几的全部力气了,如油灯燃尽前固执跳动的最后微焰,耗尽了残存的光热,只是艰难地将那点温暖竭力向我的方向推近。


      如今终于不再抱怨,不再责怪。她们曾经竭尽全力,将生命里仅存的光亮都捧出来给了我。而这光亮,在她们离去之后,竟才在我心上灼出滚烫的烙印。外婆留下的那个火柴盒,母亲织就的旧围巾,都沉默地收容了她们一生的体温,此时却无声地灼烫着我的心。

      母亲病中的最后时光,常倚在床头絮絮不止,那声音混浊,如同被岁月揉皱的纸。我才感受到,那絮叨里藏着她生命深处的不舍与无声的惊惶,她分明预感到自己即将熄灭,却只能用最笨拙的语言,在临终前再为我这独行之子多披一件衣裳。

        当车最终驶离站台,汽笛声被风吹散,那滴泪终于滚落。所有汽笛都在教人告别,所有眼泪皆是醒悟的代价,原来生命最深的功课,竟在学会珍视那被厌烦的“啰嗦”,珍视那被嫌弃的“笨拙”,他们给得起的全在日复一日的笨拙里,我们却往往在失去后才懂得。

        外婆和母亲,皆已行远,站台上那滴泪,终于流回心里浇灌出迟来的理解,原来诀别之后,后知后觉间,有些爱才真正开始呼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苏芸芸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竟会落到这般境地。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风和日丽。 一条大且华丽的商船飘荡在河面上...
    央小白阅读 1,365评论 0 1
  • 请以“……那棵树”为题,写一篇作文。 吴欣雨:记忆里的那棵树暮春的黄昏,我抱着书本从操场边匆匆走过。斜阳将栾树的影...
    亮子说阅读 1,196评论 0 1
  • 1 夜幕下的立交桥上,一群挥舞着砍刀,肩膀上刺着纹身的地痞,满脸杀气地追着周强,为首的匪徒嘴里喊着:“别让他跑了,...
    纳兰博雅阅读 3,332评论 0 0
  •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月皎惊鸟栖不定。更漏将阑,轳辘牵金井。 —...
    池中游鲤阅读 13,159评论 43 677
  • 时光,就像一位隐形的画家,用他那精细入微的画笔,在我的心中描绘出一幅幅故乡的画卷。这些画卷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模糊...
    蒲公英在飞呀飞阅读 1,196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