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我老有所依

文/远方

        前段时间,单位同事的一个23岁花样年华的独生女不幸患病离世。看着他们那悲苦的样子,特别是老妈歇斯底里撕心裂肺哭喊的样子,心里真的是很难受。人生最悲伤的事情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他们夫妻都是50多岁的年纪了,再也没有了生育孩子的能力了。孩子一走,不知他们晚年人生将会怎样度过?在中国,有将近百万的失独家庭,他们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谁来替他们养老送终?

        其实不仅仅是失独家庭有这样的忧虑,在中国,很多的家庭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特别是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更是变得更加严峻,更加刻不容缓了。随着大批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现在留在家里的大部分就是老人,妇女和小孩了。他们成为了农村最主要的劳动力。当一个家庭由老人、妇女和小孩支撑起家庭的重担,那么其中的艰难谁都会知道的。老了却没有能得到享福,还得继续劳动,这就是现代很多农村老人的真实现状。

        曾经去到农村参加一个老人的葬礼,整个村落就有十户人家。留守在村里的人数加起来不到二十人。我们去到的时候,来帮忙的都是村里的老人和妇女,冷冷清清的。虽然已经通知了孩子,但由于孩子还远在半路,所以只能由这些在家的老人妇女帮忙着料理后事。但孩子没有来,棺木也不能钉上,因为孩子来了要看老人最后一眼的。当孩子赶到的时候,老人的尸体都发出一点异味了。急忙着把老人下葬,但更悲的是,村里能抬着棺木的人实在找不出来。最后只能到邻村去借人,而借来的抬棺人也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了。

        望着这样一种凄凉的景象,我心中总感觉特别的难受,一种无名的疼痛刺痛着内心。是呀,养儿防老养儿防老,到最后了却是这样的一番结局。但在现代,谁又能改变现状,谁又能让这些农村的老人,在孩子们出去挣钱之后,能让他们安心幸福地度过晚年呢?谁又能让他们,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走得更体面更有尊严一点呢?

        前两年同样发生了一件让人不能接受的事情。一个孤寡老人,老伴先走了,孩子出去打工几年了从没有回过家,只是偶尔寄点生活费过来。大年除夕晚上,老人也是一个独自过年。外面炮声阵阵,但老人自己在一个人吃完年夜饭后,就安详地睡在沙发上 。这一睡就是永远了。村里人几天不见老人出来走动的时候去敲门时,才发现他已经去世三天了,脚趾被老鼠咬得面目全非。我不知道如果再不对农村的老人养老政策有所改变的话,这样的悲剧还会发生几起?

        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起以前来要好得过了,农村居民都有了农村医疗保障。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农村家庭来说,温饱没问题,可一旦真的生了一场大病,那么就得东拼西凑才能找够住院费。现在一旦住院就是上万元的住院费。那么几年的辛苦赚来的钱也许一场大病就又回到贫困的状态,所以农村人病不起呀。 很多的老人病了,宁可就是这样呆着,宁可自己受病痛的折磨和煎熬,也不愿意去住院。因为一住院,治得好不好很难说,但一旦住院,那么孩子们就会负债累累,所以很多的老人选择了放弃治疗。为了就是子女能少受点苦。

        也许这样的牺牲很感人,但这样的事例仍然很刺痛人的神经。当越来越多的老人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而牺牲自己的时候,这社会就是一个病态的社会了。老有所依,对于农村老人来说,已经变得更加的艰难,更加的扑朔迷离。

        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以运于掌上。”在他们提出的“大同”理想社会里,“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残疾者皆有所养。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只是不知道,这样一个大同社会,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只是不知道,现阶段我们怎样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现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长相思,长相思。提笔银笺泪落时,双鱼寄语迟。 长相思,长相思。吹散桃花空折枝,一篇浓酽诗。
    易词斋主人阅读 3,933评论 36 35
  • 最近写作,心情会比较平复,不像以前那样感觉到焦虑,每天都在想今天的主题?今天发生什么事?有什么值得我去记录呢?现在...
    Juzid055阅读 832评论 1 1
  • 今天下了个早班,早上十一点多就下班了。本来下午能好好睡一觉,耐不住寂寞,识人不明啊,没有分清状况啊。有花了将近四百...
    烟花雨下的诺言阅读 682评论 0 0
  • 想有一份浪漫的爱情,是每个女孩的心愿!当爱情来临的时候大多数女孩都不会准备好等待浪漫爱情的到来。 ------不是...
    H_F_阅读 2,6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