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苹果汤

   

      乡村的夜,总是格外地静,万物也都进入了梦乡,窗外的北风嘶吼着,仿佛在宣泄它内心愤怒的情绪,屋内昏黄的灯光随着窗缝儿进来的风一下一下轻轻摇曳着。

      女人在昏黄的灯光下,缝补着衣服。今日的活儿有些多,忙碌到深夜才得空儿,她想着得赶紧把孩子的衣服缝好了,不能让孩子穿着破口子的衣服去上学。

      男人从外面回来,推开屋子的门,走了进来。女人见了,忙放下手中的衣服,起身下地,顺手接过男人刚脱下的衣服,叠得整齐放在了炕沿儿边儿。

      男人弯腰拿起木凳子上的洗脸盆,女人拿了暖瓶,倒了些热水,冒着白色热气儿的水,在灯光的照射下竟然有些好看,又舀了些冷水,兑好了,男人快速地洗脸洗脚,女人把水盆儿的水泼了,男人也上了炕。

      孩子在炕中间儿睡得香甜,小脸蛋儿红扑扑的,就像两只红红的苹果,可能做了什么美梦吧。睡梦中孩子的嘴角微微地上扬,露出两个浅浅小酒坑儿。

      男人轻轻地摸了摸孩子的脸蛋儿,他的手有些粗糙,常年的田间劳作,他的手上布满了老茧。

      “孩子今儿睡得挺早,也没吵着找你。”女人缝着衣服,怕吵了孩子睡觉,声音放地很轻。

      “我忙的晚,慢慢儿地他就该习惯了。”男人钻进了早就铺好的被窝儿,炕的温暖烧得刚好,进了被窝就觉得浑身都热乎乎的。

      “你早些睡吧,明儿还得去果园儿,又有得忙了。”女人低着头缝着衣袖的破口。

      “你也别忙太晚,差不多就行了。”男人看着孩子,看着妻子,内心感到幸福,他想着,一定要更努力一些,要给妻子和孩子更好的生活。

      “嗯,好。”女人应答着,低下头咬断了连着衣服的线,打了个结儿,叠好孩子的衣服,放在炕边儿,她想着,明儿一早孩子起来就能穿着上学了。

      收拾好了炕上的针线,关了灯,女人也上了炕,进入了梦乡。

    贰

      女人有一个习惯,无论睡多晚,她总能早早地起来。等男人和孩子起来了,热水准备好了,饭菜也准备好了。

      男人和孩子洗了脸,刷了牙,男人出门去扫院子,孩子则拿起笤帚轻轻地扫地。

      女人每天都会为孩子做一碗苹果汤。女人会早早地将树上的苹果摘下来,放在纸箱子里,整齐地摆放好,放在贮藏室里存着。所谓的贮藏室也就是一个没有连接暖气的小屋子,窗户没有用塑料布糊着,四面透着风。

      每年女人都会收一箱子苹果存着,其余的会送给周围的邻居和亲戚们,男人家也不是专业种果树的,男人在果园儿工作,也在自己家种了几棵树,只是够吃也就是了。

      “吃饭了。”女人招呼男人和孩子,她的声音轻柔好听,又没有一丝的抱怨。

        男人和孩子放下了手中的活儿,放好了工具。进了屋,洗了手,擦干了手上沾的水,坐在了桌子边儿的木凳子上。

      女人把煮好的苹果汤端来,放在孩子跟前儿,孩子把盛满米粥的碗依次放在男人很女人跟前儿。

      女人把鸡蛋夹成两瓣儿,给男人夹了一瓣儿,给孩子夹了一瓣儿,自己则喝着粥吃着小咸菜,咸菜也是女人自己腌制的。把从地里挖出来的芥菜,洗干净,去了皮儿,切成丝儿,用水过了,去了盐渍的味儿,用盐,辣椒油,味素,白糖,芝麻,酱油等佐料拌了,清爽沙口。

      孩子喝着苹果汤,那苹果汤酸甜酸甜的,里面放了冰糖,苹果切成小块儿,搁在锅里炖了,待汤水滚了,冒着热气儿,给盛出来,搁在碗里,晶莹剔透的,煞是好看,离远着就能闻着一股苹果的清甜味儿,吃在嘴里更是酸甜沁脾。

      孩子喝了苹果汤,吃了饭,女人把锅里剩下的苹果汤装瓶子里,给孩子带着去学校,穿上女人缝补好的衣裳,背了书包就去了学校。

      男人吃了饭,穿了衣服,拿上工具,也去了果园儿。

      女人收拾着桌子,孩子的碗里,苹果已经吃了,还剩了些苹果汤,女人端起碗,喝掉了剩下的汤。收拾了桌子上的碗盘,刷洗干净,整理好了,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女人拿了簸箕,装了些玉米,搬来了小凳子,坐了下来,一点点地搓着黄澄澄的苞米,一颗颗玉米粒从苞米棒子上落了下来,就好像孩子长大了,注定要离开父母一样,女人的心也有些沉。

      女人拿了个半导体收音机,打开听着里面播放的评书,心里渐渐地敞亮了些。搓好了苞米,女人将玉米粒倒进了袋子里,又拿了出去。

      中午男人和孩子都不回家吃饭,女人也简单地吃了些米饭和炒菜。下午收拾了屋子。

      冬日里,活儿没有其他季节那样多,多数时候,还是空闲的,女人拿出针线给男人织毛衣,一针一针织得飞快。

      有时候,会有邻居来串门儿,女人会把存放的苹果,拿来一个,洗干净,切成小块儿,再拿些存放的瓜子,拿小盘儿装了,用来待客,邻居们会说一些家长里短的事儿,女人也只是听着,不会发表什么建议。

      眼看着太阳快落山了,邻居也吃够了,也说够了,起身告辞离开,女人把邻居送出门儿,招呼着下次再来。

    肆

      女人从草堆抱来些柴草,用袋子兜着,拿屋子里,放在灶坑边儿上,拿了火柴,锅里下了米,加了水,盖上锅盖儿,点着了柴草,烧火做饭。又拿了黑乎乎泛着油光的煤块儿,拿了些小木条,苞米棒子和柴草,点着了炉子,屋子里马上就暖了起来。

      看着时间,计算着差不多了,女人把准备好的菜下了锅,不一会儿,热乎乎的炖菜,炒菜就出了锅。

      男人下了工,孩子放了学,放下手里的工具,脱下脏乱的衣服,孩子摘下了书包,洗了手,晚饭就端上了桌儿。

      男人和孩子也是真的饿了,狼吞虎咽地吃着饭菜,女人端着饭碗,慢慢地吃着,看着丈夫和孩子满足的模样儿,她觉得无比地幸福。

      吃好了饭,一家人围坐在簸箕前,一边搓着苞米,一边讲着白日里有趣的事儿,女人听着笑着,时不时地会插上一句两句,一家人其乐融融的。

      “妈妈,春华说我的苹果汤好喝。”孩子边搓着苞米边说着。

      “你同学喜欢喝,那赶明儿妈妈天天给你带些。”女人笑弯了眼,就像一弯月牙儿一样。

      “妈妈真好。”孩子笑着,他很是高兴。

      从此以后,女人每天都会给孩子带一瓶儿煮好的苹果汤,一直到孩子高中毕业。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女人希望这日子能过得慢些,可人的两条腿终究跑不过时间的列车,只能被时间推着往前走。

      转眼间,孩子长大了,女人也步入了中年,鬓角渐渐地白了。孩子上了大学,见了外面的世界,吃到了更多好吃的东西,他不再觉得苹果汤有多好喝了。

      孩子放假回家,他不像以前那般和女人聊天,说有趣的事儿,他回家了也只是钻进自己的屋子里。他还会变着法儿地和女人要钱。

      男人也自己承包了一个果园儿,将田地承包了出去。他们所在的乡村,由于要重新规划,也划入了动迁的范围。女人在小区弄了个小门店儿,做起了早餐的生意。

      日子越过越好,可家里的氛围却没有以前的温暖了,一家人都在各自忙碌着,彼此少了问候与关怀。

      这天孩子出门去了,男人到早餐店和女人一起忙活着,中午过后,吃饭的人少了,男人帮女人摘下了围裙,两个人坐在椅子上。

      “孩子他爸,你有没有发现,孩子上了大学以后,不太对劲儿。”女人揉了揉右肩膀儿,感觉有些酸痛。

      “孩子他妈,我看出来了。”男人伸手倒了两杯水,递给女人一杯,自己拿了一杯慢慢地喝着。

      “这样下去,孩子就毁了,也怪我,只顾着忙早餐店,赚钱了,疏忽了和孩子的沟通,也疏忽了对他的引导。”女人看起来有些自责,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你也别自责,这事儿不怪你,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从乡村走出去了,他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心思活泛了,也是正常的,他想追求更好的生活,这也没什么错,只不过用错了方法而已。”男人喝着水,似乎孩子的变化在他的意料之中。

      “眼下重要的,是想办法引导孩子走回正路上来。”女人叹气,眉头皱了起来。

      “今儿晚上,孩子回来,你做一碗苹果汤。”男人思索再三,说道。

      女人点点头,看着男人。

    陆

      女人早早地收了生意,关了门儿。去了趟水果超市,买了两个苹果,回了家。

      女人切一个苹果,切成小块儿,搁了水和冰糖炖了。

      孩子回家了,拿钥匙开门儿,进了屋儿,闻到了一阵清甜的味道,他知道这是苹果汤的味道,他上大学以后,已经许久不吃苹果汤了。自从他告诉母亲他不爱喝苹果汤以后,母亲也没有再煮过这个汤。今天为什么又煮了呢?

      孩子脱下衣服,换了拖鞋,他没有和客厅看报纸的男人打招呼,也没有和厨房的女人说话,径直进了自己的房间,换了衣服,就在屋子里待着。

      女人煮好了苹果汤,喊了男人和孩子来吃饭。

      男人放下报纸,孩子也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坐在桌子前。

      女人盛了苹果汤,放在孩子面前,他看着眼前的汤,里面的苹果颗颗分明,汤汁晶莹剔透,碗里放着一把勺子,女人和男人的面前只盛了小半碗的汤,里面没有苹果。

      “孩子,吃吧。”女人笑着坐下,拿起了手中的汤勺,一勺一勺地舀着汤喝。

      男人也拿起勺子,舀着汤喝。

      孩子看着父母,拿起勺子,看着面前的苹果汤,喝了一口,熟悉的清甜充斥着口腔,沁入心脾,往事如泄闸的洪水般汹涌而来。

      今天的桌子上,除了苹果汤,再没有其他。
      已经许久没有吃到苹果汤的味道了,孩子的眼眶湿润了,他一勺一勺地喝着汤,他知道今晚这是他们一家唯一的晚餐,就如多年前一般,而那一次,父母也是将仅有的苹果给了他,自己只留了一点汤。

      从那天以后,母亲每天都会煮一碗苹果汤给他,不仅是因为他喜欢苹果汤的清甜,更是提醒他,人无论身处何地,都不要忘本。

    结尾

      这天晚上,男人和女人什么话也没有说,两人只是一勺一勺喝着苹果汤,而孩子已经懂得了父母的用心,也找回了他自己的本真。

      那天的晚餐,一家三口人彼此之间没有任何交流,只是安静地吃了一顿只有苹果汤的晚餐。

      而就是从那次的晚餐开始,孩子发生了改变,他不再大手大脚,不再奢侈浪费,不再我行我素,他又变回了那个勤于奋进,刻苦求学,勤俭朴素的,以孝为本的孩子。

      一碗苹果汤,吃的是亲情,吃的是仁义,吃的是人最初的本真,无论何时,身处何地,人都不能忘了本,因为那是做人的“根”。


                                                          文:肃開

                                                      2021.10.26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不爱吃苹果。硬邦邦,怪硌牙的。 有道是,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小孢子菌阅读 947评论 0 3
  •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不同,味道也千差万别。 ...
    小孢子菌阅读 655评论 0 2
  • 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红楼梦》 01 “今天又来要点啥呢?”菜场干货店老板娘笑着问道, “虫草花...
    双人鱼莉阅读 1,136评论 11 39
  • 炉子上有一个大铁锅,锅里,是热腾腾香喷喷的汤。热气在寒冷的夜里自锅中刚一升腾起来便氤氲成白的雾汽,仿佛要蒙住在座诸...
    安之若零阅读 538评论 8 7
  • 文/喆妹 1、 “你不是不会做饭吗,还是我来吧” “您就瞧好吧,这可是独家秘方,传男不传女的” “你就吹吧,我怕你...
    张小喆的一天阅读 866评论 7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