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实现互联互通

共建“一带一路”,实现互联互通

2023年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对高水平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方向指引。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9月和10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创造性地传承弘扬古丝绸之路这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成果,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平台。共建“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符合沿线各国利益,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在中国的主张和倡议下,一带一路已经在加强区域合作,增进人民福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要继续扩大“一带一路”的影响力,邀请世界各国参与到共建“一带一落”的实践当中,促进世界互联互通。

共建“一带一路”,需要加强各国政策沟通。“一带一路”是连接沿线各国的系统性工程,只有加强沿线各国的政策沟通才能促进世界互联互通。政策沟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中国与共建国家、国际组织积极构建多层次政策沟通交流机制,在发展战略规划、技术经济政策、管理规则和标准等方面发挥政策协同效应,共同制订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为深化务实合作注入了“润滑剂”和“催化剂”,共建“一带一路”日益成为各国交流合作的重要框架。“一带一路”为各国提供了开放合作的平台,各国应当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加快完善政策沟通机制,为实现资金、贸易、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合作提供保障。

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推动贸易畅通。推动贸易畅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任务,只有实现贸易畅通才能带动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惠及各国人民。当前世界贸易不稳定因素增加,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西方国家甚至通过贸易管制来打压和遏制其他国家的发展。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为世界各国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平台和机遇,也有利于打破贸易壁垒,促进全球互联互通。共建国家应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积极与其他国家开展贸易合作,最终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畅通。

共建“一带一路”,需要促进民心相通。共建“一带一路”不仅要实现贸易畅通,还要实现文化和民心相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沟通合作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在文化和民俗方面开展沟通有着天然优势。加强文化沟通有利于促进各国民心相通,也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社会根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