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顾准

打开电视看了一张纪录片《思想大师顾准》,得知他的名字是因为《顾准日记》一书,朋友推荐说向他一样做记录的方法很好,直到今天才知道他出生于上海,他居然还是会计行家,税务局局长。12岁他到潘序伦先生的上海立信会计事务所当练习生,他自学学了会计,数学,撤职后发奋图强自学经济学,哲学,历史,是那个时代一个非常全面,有骨气的学者。

这一小时的纪录片当中,作为当代平凡人能从顾准身上可以学到什么 :

1.随时记录

 一直在培养自己的一个特性:那就是随时随地记录,不管自己记的是什么,时间长了,自然有一个完整的思想回忆录,这是独一无二的资料给自己回顾。哪怕哪一天人不在了,留下的文字对初步走进知识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入门的同行者。纪录片中展示顾准笔记里,记录的东西非常多,他旨意在于还原历史的真相,能处于当下历史阶层去思考更深入,他回答了鲁迅提出的人性与社会问题。

2.强大的自学能力

他所获得的知识没人教他,完全自学,记录片中说他从早上开门一直坐到图书馆关门,一杯水,一个冷馒头,典型的学者研究风范。这也提醒了我无需反复的去听别人的演讲,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看合适的书籍。别让别人的思想变成那个了自己的跑马场。

尝试着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在社会实际当中。这才是学习的目的。

3.永远进步

人没有什么终极目标,只有不断的进步。顾准如此激励自己,因此他不断改善自我,发现自己的不足,反思,学习,反馈,改善,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每个人 的使命不一样,我们的使命就是成为你自己,是玫瑰就长出刺,散出芬芳。是无花果就结出果实,仅此而已。

4.做自己

独立思考,不做乌合之众,纪录片中顾准的经济学文章关于生产与价格的问题,放在当时的市场经济特别逆反,但是他依然在坚持的自己的主见,直到现在被大众所认识接受,并成为看市场的第一人。

反思:

1.虽然我也记录,但是乱而杂,没有成型的思想体系。看了顾准的示范后,警示自己在记录的时候提问问“记录的价值是什么”我为谁而记录”,“十年后你的思想还发光吗”“离真理还有多远”。

2.多看书,书必须是原版,少看一些他人对作者的评判。少去听一些无效的讲座,一方面路途上浪费时间,另一方面有些讲座是旧知识新包装,冷饭炒了三遍,与其这样,还不如根据喜好来阅读,尽快的在专注时间里建立独特的知识体系。看书也讲究连接性,李欣频说他一天连续看4本相关联的做主题阅读,例如看顾准的书籍可以结合古希腊历史,理想国等理解政治民主并将社会问题深入化。

3.学习的自律性。整块时间的学习比零碎时间学习更有效率,顾准是一整天的泡在图书馆里,这一点完全被手机信息害惨,必须克制。

4.培养孩子方法,个人行动去影响孩子。如顾准用上海方言所说,他的孩子们如叫花子看到板鸭,只只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八年前就想去丽江,那时候的丽江就已经很商业化,虽没现在这么拥挤,但已经是文艺青年们心心念念的艳遇之乡了。我那时候正...
    西丷阅读 893评论 6 14
  • 君对父,魏对吴。北岳对西湖。 菜蔬对茶饭,苣(jù)笋对菖(chāng)蒲。 梅花数,竹叶符。廷议对山呼。 两都班...
    一嘉一阅读 2,242评论 0 1
  • 若生于古时,我将独身寄居于山水之间或草木深处,与蝉鸣鸟啼相伴,与山水草木共鸣,闲暇时煮一壶清酒,读一本诗集,或与三...
    正版落寞阅读 41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