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30

我要回到原来工作时的状态:工作多,就加快速度做,周末需要我加班就去加班,加完班,还能健个身,然后正常处理家里杂七杂八的琐事,仿佛我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之前我的周末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明明白白,说实在的,也挺累,但并不内耗。

这个状态好吗?看着挺好的,确实是我当下想回到的样子。

但是,我又不想100%完全回到那个状态。可以这么说,我想保留那个状态的“表面”,但改变它的“实质”。表面上,我希望还像之前一样——不服就干,雷厉风行,极度高效。实质上,我需要比之前更清楚我为什么要干,而不是盲目瞎干。我需要知道:工作就是交五险一金的地儿,现在忙得连轴转也只是因为我没有更好的出路,且,抱怨暂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我只能先按兵不动地卷起来。日常卷归卷,但我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打心底里明确一点:这个工作它不重要,我要藐视它,从本质上否定它的重要性。

我的生活在别处。


话说回来,社会里成功的人,似乎都有“不内耗”的气质在。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确实,大多数世俗意义的成功者都必须具备不内耗的气质,但也有很多情况,在自己领域足够成功的人也很内耗,因为那些领域和世俗的规则是相反的,越高敏感越成功。比如,艺术就是需要内耗的,如果过于理性,面对所有变故都冷静克制、不轻易产生情绪,这太麻木了,我觉得这样是做不好艺术创作的。

高敏感的人才会内耗,而高敏感是一种天分。所以,错的不是我们内耗,而是我们选择了一条“只有不内耗的人才能成功”的赛道。在这条赛道上,我们正在拿自己的天分当大粪。我们困在不合适的职业里,在不合适的人际关系里,任意折损着自己珍贵的天赋点。我们的高敏感就像名贵的紫砂壶,而错的职业赛道,就像紫砂壶被一群外行保洁用洗洁精反复浸泡——可以,但太可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