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这东西,有时候来得润物细无声,有时候又像洪水猛兽般爆发。
其实,很多时候,是有端倪的。有时候,被各种事情暂时分散了注意力;有时候是自以为坚强正能量,能够抵御得了那些令人不快的事情
这些情绪如果没有得到化解或出口,就会逐渐积压在心里,聚沙成塔,会在某一天某个时刻被激发,然后坍塌,溃决。
都说人最大的的敌人就是自己,那么这个“自己”很大程度上就是情绪,情绪其实是一种认知,“认为”这件事让我怎么怎么样了,就是这种“认为”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长此以往,会形成习惯,从而决定了性格。
那么怎么办呢?
注意观察这些情绪,能够找到当时引发这些情绪的事情,回想一下当时是什么感受什么想法,最好是写下来,书写的过程就是一个梳理情绪的过程。
面对这些情绪,特别是注意那些你认为自己很坚强以至于那些事儿不足以让你不开心的,也许这些小东西就是那一点点压垮你的。
可以暂停手上的事情,什么也不做,放空自己,发会儿呆;
也可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
条件允许的话,看场电影,那种能让你感动得潸然泪下的电影,流泪可以帮助你洗刷心灵;去运动出汗,运动可以帮助释放快乐因子;也可以找个好友聚聚,吃吃喝喝,吐槽吐槽;
条件不允许的情绪的当下,深呼吸可以帮助快速让头脑冷静,情绪来的时候,不要做任何决定,这个时候的任何决定大概率都会是错的。吃块糖,咀嚼一下,也能有助于缓解。
不要认为做这些是逃避,谁都不是铜墙铁壁,每个人的大脑里都是有情绪的,而且负面情绪占主导地位,这个可以去看一部动画片电影《头脑特工队》,你会发现只有“乐乐”这一个积极情绪。暂时让其他几个情绪安静,可以让“乐乐”大放光彩。

等到情绪脑的影响减小了,理性脑开始恢复工作了,就分析分析前因后果,看看有什么可操作的,能够做什么可改变的。
逐渐分清哪些是“我”的事儿,哪些是“TA”的事儿,哪些是“上帝”的事儿。
观察情绪,面对情绪,接受情绪,放下情绪,找替代的情绪,这是基本思路。背后是调整自己对事情的认知,换个角度,事情也许就不一样了。
也许刚开始的时候有点难,但做着做着就会越来越好。对自己要有耐心,更要有信心。對自己好点儿,别太苛责自己,抱抱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