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一事无成的三个原因——《悦享听·财务自由之路》
今天我们聊聊很多人一事无成的原因。如果你有了一定的岁数啊,你回过头看,实际上每个人真的是不缺少机会的,你会发现大多数人总是能够灵活机智地躲过一次又一次机遇。
不能把握机遇行动,所以肯定是一事无成的,这里面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人们的坏习惯。人们习惯于找借口,而不是找到自己要去把握机会的理由,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对任何机会都有一种半自动的反应:在成长过程中历经艰辛的人,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破坏性的批评,破坏性批评会触发对被批评的人产生愤怒和消极,这个就是心理癌症。
这一类人啊,面对一个机会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诶?还不错。”紧接着第二个反应就是“但是我不行”,“因为这个……因为那个……”他们随口能说出所有老掉牙的借口:“我的时间不够”啊,“我没有钱”呀,“我的学历不行”,“我现在的工作已经够累的了”……人们是如此擅长和习惯找借口,以至于在不知不觉之中和一次又一次的机会擦肩而过。
人们一事无成的第二个原因是舒适区域。人们会努力达到某个舒适地带,或者是他们逐渐不知不觉的进入到某个舒适区域——有的时候也并不是多舒服,只是他习惯了或者适应了。在舒适区里不愿意出来呢,这是一种懒惰——典型的思想上的懒惰。
在2006-2007年年间呢,苹果公司推出了苹果手机iPhone,这款手机具备之前任何一款移动电话所不具备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新功能。诺基亚和黑莓的高级管理层看了这款手机,然后说:“这就是一时的狂热,是专门为希望拥有社交媒体,可以听音乐、能跟朋友交流、拍照片分享照片这些孩子设计的。”他们就直接把它忽略了,在同一年,黑莓将研发经费砍掉了一半,因为他们说“我们没有必要更新或者改进我们的手机了,我们已经有了全球业务市场的49%”,当时确实是这样,诺基亚那曾经占据了全球移动手机市场的50%,他们说:“我们不需要改变任何东西了,每个人都喜欢我们的产品,他们怎么会不喜欢呢?我们是世界上最大、最好的手机品牌。”
5年之后,这两个公司都消失了,因为他们没能走出舒适区,他们没有意识到苹果手机这样的新技术改变了整个通讯世界。他们说一个普通人拥有一台iPhone6,它的计算能力是1947年所有第一代计算机加起来的计算能力的十亿倍,也就是说当今时代的人口袋里就装着10亿倍的能力,我们可以做的事情非比寻常,如果看到这种快速的变化,你都无法想象5年之后,我们用手机可以实现什么。
所以,舒适区是一个巨大的杀手!你必须问自己:“现在的我是不是在拒绝接受这个不断改变的世界,从而阻止了自己的进步呢?”
世界确实是在改变啊,今天我们正在使用的所有产品和服务,在5年之内会有80%被废弃并从市场上消失,然后被崭新的产品服务人和公司所替代,80%的工作也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人们一事无成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对失败的恐惧。具体表现就是说“我做不到、我不能、我想去做但是我不行”。
成功人士会把话反过来说:“我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可以做这个,我可以做那个,那不过就是一个新的技能”,他们的整体观念就是:我可以做到,唯一的问题就是我怎样去做、从哪里学。他们从来没想过自己做不了某件事;而很多失败者的恐惧可能来源于儿童时期或者早期失败中所受到的破坏性的批评。
今天我们播音的重点就是大多数人一事无成的三个原因:找借口的坏习惯、安于现状的懒惰和恐惧。
〖感悟分享〗
现实社会中,许多人到了晚年,回首往事却一事无成,他们不是缺少机会,而是一次又一次灵活机智地躲过了机会。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找借口的坏习惯,二是因懒惰躲在舒适区域,三是对失败的恐惧。三个原因是互相联系的。
习惯找借口的人,在机会面前,每次都有充足的理由让自己不去行动,错失时机;躲在舒适区的大多数人,只是习惯或者适应了舒适区的生活,也习惯了辛苦,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舒服;恐惧失败的人,为了不让自己在行动中失败,坚持与“我做不到、我不能、我不行”相伴左右。这些人只能一直过着以前的生活,不会有任何变化,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成长,提升认知,抛弃借口,抓住机会,积极行动,走出舒适区,勇于挑战失败,变“我不能”为“我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就能让自己做出改变,有所成就,并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