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时代的光辉缩影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学期起,心里就一直惦记着看一本小说,这是在上学期学习"中国当代文学史"杨彬老师的一句话,一直让我牵挂在心上。她说"学了这门课,至少得读过《白鹿原》"。那个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她会极力推崇这本小说,难道是因为它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这个原因吗?好奇心一直促使我铭记着,却一直耽搁了下来,直到今天,我才将它读完,也解决了我心中的困惑。

      《白鹿原》的语言岁粗俗,但却表现了淳朴的关中人的习性,虽牵扯了清至解放的时光故事,但却不失史诗韵味。它写了很多故事,写了白鹿原的传统风气,白鹿原人的作风,时代带来的跌宕,命运带来的更迭……但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莫过于朱先生,最疑惑,也最感慨的也是朱先生,这样的人,是传奇的人?是圣人?还是神人?或许,都有吧。他是白鹿原上的守护神,是那头白鹿的化身,他似乎能通晓未来,能有占卜神算的本领,他的性情刚正不阿。正如死后,黑娃写给他的挽联"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这恐怕是他人生最真实的写照了。

      白鹿两家三代人的故事,并不复杂,只是时势造英雄,只是基本矛盾不再局限于那一隅之地。而这里,有时候不得已感叹人性的弱点,感叹世事的更迭。鹿家,白家似乎都有一个可以撑起天的支柱,支柱塌卸,总有一个人会顶上。想说说,白灵,鹿兆鹏,鹿兆海,他们三个人的信仰与爱,坚守与执着,在我的心里,化为一层朦胧的薄膜,只是,不愿意相信,最后却没有一个令人感到慰藉的结局。

      是的,整本书都是没有结局的,每个人都没有结局,每个人也却冥冥之中有了结局。作者太过于理性,排开了一切感情催斥的因素,写下了不可期许的故事。这是没有迎合大众口味去写的。

      《白鹿原》太过虚幻了,书中的那个神秘之地——白鹿原,它的纲常伦理被打破了,它的一切污浊肮脏被洗混了,它的飘忽不定被揭示了,它不像桃花源,却展现了一个乱世下的世界,这个世界孕育着自己的生命,经营着自己的故事,自给自足,自生自灭。逃出这个世界的人,也逃出了书页,逃不出这个世界的人,成为了永远的名字。然后,给了一个平静而又不可所动的故事结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现在的80后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他们在家里享受着王子,公主般的待遇,有着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地位。即使生活在...
    心有所愿阅读 4,830评论 34 85
  • 一天一夜 雪下了一尺厚 踏上去咔咔做响的 我的北方 冰凌高高矮矮 从房檐上可着劲疯长 象是瘦了身子的编钟 酝酿着一...
    平原麦子阅读 435评论 2 7
  • 文 / 艺文小舍 你会到原野中去吗 如果去 请一定带着我 在狭小的山谷中闭塞的我 你会到大河中去吗 如果去 请一定...
    艺文小舍阅读 414评论 24 63
  • 今天去上班,本想刷脸走人,回家包包子,可是早会后要签出勤协议,只好留下来耐心等,好容易十点半早会结束,又开二会...
    任容爸爸阅读 119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