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好读书,连电影都看不懂

文/白素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年有一部电影特别有名,那就是李芳芳自编自导的《无问西东》。盼了许久,终于等到它在爱奇艺上播放,于是前几天忙里偷闲,满足了自己观看的欲望。然而现实再次给予我沉重地暴击,我发现这部口碑、内容、意义都被人交口称赞的电影我竟然看不懂。

首先是这部电影的名字——“无问西东”,“无问”好理解,就是不要问、不必问的意思嘛,可“西东”是什么东西?带着这个疑问走进影片,我以为自己看完电影后总会对此有所了解,事实上我直到最后也没搞清楚西东是什么东西。后来问了度娘才知道,原来“无问西东”竟是清华大学校歌的歌词,而这部电影便是为我们诠释了“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的精神。

好吧,我承认,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大学,对于我这种既没有先天天赋异禀又没有后天刻苦勤奋的人来说,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当年我高考时那尴尬的分数只勉强够得上我们市里一所不入流的专科院校,不熟悉清华的校歌可以理解。可是,让我遭受暴击的不是我不知道这句“无问西东”出自哪里,而是就算我查到了出处看到了原文却仍然无法望文生义。

看了一些网上的解释,还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于是我只能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己给这句话下了一个很浅显的定义,既然“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的意思是人品为先,才艺在后,那门“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的意思应该是听从自己的内心,不要在乎外在的声音。也不知道自己的理解对不对?

查阅了一番资料才能看懂电影的题目以及影片想要呈现的意义,这真的让人很有挫败感。

再说一下电影的内容,四个年代四个故事穿插进行,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对我来说完全是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刚开始我以为是倒叙,看了一会儿好像不是。百度了一部分大家写得影评,才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以前我看电影都是斜歪在沙发上,双脚搭在前面的茶几上,手里拿着喝茶瓜子嗑呀嗑,悠哉的很。现在呢,全程眼睛一眨不眨盯着屏幕,眉头紧锁,大脑高速运转,愣是没看明白电影内容,看的自己信心全无。

我想起去年看冯小刚执导、严歌苓编剧的《芳华》,刚开始也有一种看不懂的感觉,但又不好意思暴露自己的浅薄,只得一边去百度,一边回忆观看的电影内容,反复咀嚼才得以品出其中的滋味。

我很奇怪以前怎么从来没有这么多自己看不懂的影片?现在想来,哪里是没有,根本就是自己孤陋寡闻不知道。后来开始学习写作,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一些影评剧评,这才知道原来“艺术都是相通的”,一部好电影就是一部好书。自此才开始去关注一些豆瓣评分比较高的影片,比如《肖申克的救赎》——一部同样需要我必须和影评相结合才能看懂的电影。

为什么那些大片、好片我都看不懂?思考了很久,我感觉还是因为自己读书少,特别是一些经典书籍读得更少。

我喜欢阅读,闲暇时最喜读书。没有手机的时候读纸制书,有了手机开始读电子书。直到参加了彭小六的知识管理训练营,才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阅读。原来阅读的目的有三种:消遣,获取信息和启发思考。而我所谓的阅读不过是一直停留在消遣的层面上,这样的阅读是轻松的、快乐的,但是对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来说是毫无用处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读了那么多书却依然没有长进的原因。

所以我们不仅要读书,还得会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否则就会像我现在这样,连电影都看不懂。

无戒365极限挑战营第81天

齐悦梦想社群第一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发消息给你喜欢的人,对方过了好久才回或根本不回复,那就不要再发了,对方根本不在乎你,如果在乎,不会看到一直不回...
    奔跑的宣宣阅读 392评论 0 0
  • 军阀与军阀也并不都是一个脸谱,冯玉祥、张宗昌,这二位就很不一样。 之所以要拿这二位做对比,其实并无更多道理...
    丘八史记阅读 5,402评论 3 16
  • 今天去兴围社区讲了正面管教的工具共情和特殊时光,还有正面语言,总体来说我觉得自己讲的很不错,就是漏了点东西,第一步...
    王翠英阅读 304评论 0 0
  • 冬天的小餐馆,店铺狭窄、局促,来此就餐的多是老顾客,和朋友约了前来,因为有点想念她们家的泡椒田鸡。看着老板娘在柜...
    天明懒画眉阅读 510评论 0 2
  • 总是会莫名其妙被你逗笑啊,就喜欢你突然的幽默,哈哈哈~
    132150阅读 10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