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好坏≠点赞数≠阅读数≠评论

2018年7月7日,星期六,晴

文/沐伶

01

这两天很认真的刷了app,从推荐那里,发现了几个特别神奇的规律:

规律一,每刷新两次界面,或者再多几次,不打开任何文章,仔细看首页文章,最少可以看到一个关于“简书”的标题,这是怎么回事?

规律二,刷新多次,打开一篇觉得应该不错的文章,因为题目起得很有诗意,嗯,阅读量好几千,下面的点赞数也不少。

浏览了一下,文章通篇都在讲感谢XX老师,今天课堂了XX老师叫我们用XX方法写作,我觉得说的很对,分享给大家。

然后把XX老师讲课的内容,全部照搬,说是大概整理了一下:

一,XXXXX

二,XXXXX

三,XXXXX

……

今天学到了很多,特别感谢XX老师……今天我又学会了新的写作技巧XXXXX……

规律三,不管是老手还是小白,好像都很喜欢“谈写作”,然后文章换汤不换药,似乎就只有文字功底强弱和概括全不全的区别。

嗯,刷首页,感觉很难看到很有营养、很有想法或是很特别的,这就是所谓标题党横飞么?

心生多种疑虑。

这也让我很尴尬,我们来简书干嘛的?

02

于是,我决定去膜拜签约作者、优秀作文和版权作者等的文章。

嗯,他们大多数都有完结的连载,而这个连载大部分属于小说,小说有个完整目录,每篇文章都有统一格式。

有些连载待我打开文章的时候,文章写得很棒,可是部分文章的阅读数和点赞数却少的可怜。

也有些连载属于付费内容,有几章试读,文章也是写得很棒,阅读数一般在几千,最高不过一万几。

我今天看到一个作者,粉丝只有700+,可人家却是简书的第一个拿到影视版权的签约作者!然而,他平时文章阅读数并不高,有些也不过两三百。

另外,还有一个作者,粉丝几千,自己关注的快二千,写的文章我根本看不懂究竟在表达什么。

突然恍然大悟,文章的好坏≠点赞数≠阅读数≠评论。

总的来说,我们想写出好文章,千万得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别整什么学生时代那一套,老师说啥都是对的!

我们也不能轻易对号入座,尽听信那些心理疗法,搞得自己跟个病人一样。没病也疗出病来了。

跟着心灵导师耐心求学,适当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压力,但过度依赖,不就变成了洗脑了。被变相传销了?

天天跟队友互相鸡汤鼓励和自我暗示外,又得到多少实质性的收获?

03

有一个简友说,进了群,刚开始都是激情满满,笔耕不辍。后来,看多了,写作热情却慢慢冷了。

要我说啊,那就是中了鸡汤的毒。偶尔喝点鸡汤,确实补。若是经常喝,超负荷了,结果自然也适得其反。

愿我们都有个健康的写作心态:

不能太在意阅读数;

鸡汤偶尔喝点就好;

老师不一定是对的,我们得有主见,我们也可以是自己的老师。

共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yuqifuli阅读 5,534评论 3 13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856评论 9 209
  • 先谈谈婚姻,为啥结婚的人都后悔了,都恨不当初了,都不幸福福了,多数冷战了,常赌气了,都离婚了。 原...
    爱粉阅读 999评论 2 7
  • 沉没成本定义: 经济学上将已经发生的,无法收回的投入称为沉没成本。 因为“来都来了”,所以“将错就错”。 面对沉没...
    西西弗斯XD阅读 719评论 0 0
  • 深圳刚过完36岁生日。36年前的那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画下一个圈”,于是一座世纪之城诞生了。经过36...
    地心阅读 566评论 2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