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淮云院记》通临感悟

      今年春节前写春联时,在众多春联中我对赵体的春联念念不忘,喜欢它的飘逸、潇洒、灵动、大气……尽管当时还没有学写赵体,但我还是坚持写了赵体的春联。而令我惊喜的是,年后我们学习的第一本帖,竟然就是赵孟頫的《昆山淮云院记》。

      通临第一遍的时候,每天给自己设定了两张蝉翼纸的内容,约莫两三天后,估计通临完一遍六天就可以了。之后每天临的时候,一下笔总感觉是磕磕绊绊的,有时一个笔画还没写完,就马上知道这一笔又没写好了,心里的情绪会低落一下子;有时一个笔画写好了,心情好像又有点踏上云端。通临第一遍时,这两种心情常常反复交替,有时能听到自己重重地呼出一口气。好在在这个过程中,脑海中常常闪现出书社小伙伴说的“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还没临完第一遍的时候,决定在完成第一遍之后再来第二遍。

      第一遍通临完,写过的每一张纸都平铺在眼前的时候,我很平静地接受临帖中的不足。这种心情也是跟以前每次写完作品后的兴奋不同的,这次我明显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里,明显知道第一遍临的字放不开、缩手缩脚,字显得很小气。

3.15-3.20通临第一遍

        于是开始了第二遍的通临。

        可是很神奇的,第二遍的通临一开始,自己就明显感受到了落笔的不同。笔好像越来越听使唤了,心里也跟着笔画舒展了许多,尽管也还是没有原来每周临一页帖的舒畅,可还是写得自在多了。

3.21-3.25通临第二遍


      在学习《昆山淮云院记》这本帖的过程中,我慢慢地感受到了『无所住境』跟零基础班学习的不同,需要自己去思辨和总结的地方更多了。一开始其实自己有点抗拒,还想着像原来那样偷懒着,每周看视频、临帖,然后写作品就好了。可是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突然能明白了《昆山淮云院记》一些笔画的特点,能分辨笔画的相同和不同,好像稍微窥见了其中一点规律。突然很由衷地感觉到,在书法学习这条路上,自己好像真的往前走了一点。这在原来的学习过程中,是从不曾有过的体会。

      这些日子来还有个感悟是,书法的练习真的是一日一日之功,很多时候看老师的视频,看老师的指导,可是仍然不得其所,但练着练着,有一天自己突然能把那个笔画写好了。慢慢地想明白了,有时练起来心底里也没那么着急了。

      希望自己能再临个第三遍,也许又会有不一样的体会与感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的授课内容是作图语言与几何关系的表述。我先利用学生绘图来归纳线段,射线的作图语言,如延长线段AB,则A为端点,...
    天地一沙鸥洛阳阅读 125评论 0 0
  • “霸气悍然写在天,山君借翼作垂诞,愤爪能抓大鳄破,入云一拍上山巅。”这就是心里的你,大鹏展翅,威誉林间。
    刘佳画室阅读 179评论 2 1
  • 我能帮忙做一件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妈妈走了以后,我自己很害怕,我觉得我很小。
    一年级5班郭涵宇阅读 173评论 0 0
  • 北京每年的11月份都会开始新一轮的狂风大作,暴风骤起。我观察了一下,也就是在开始供暖的那几天,此后,这样的...
    楚的生活日记阅读 200评论 0 0